读书

读书的目的何在?

2018-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蓝果果的笔记本

向内求取力量,向外求取改变。

1)

很多人误会了读书、学习和上学的关系,以为上学就等于学习、等于读书。因为不喜欢学校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所以厌恶读书、厌恶学习,于是,他们的人生从此就与读书再无多大关系。

电视剧、网络游戏、虚拟社交平台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很多人没有书籍的陪伴依然活得很好,于是心安理得地认为,没读书,我的人生不也没什么损失吗?

当我们选择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更广泛世界的人们选择,那些优秀的CEO、创业者、作家、等生活在金字塔顶层的人,有几个人是不读书甚至不是疯狂的读书爱好者呢?

比尔盖茨会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俞敏洪也会经常劝导大学生们读书;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两个常见读书场所是飞机上和家中。

2)

表面上看起来,生活缺乏了读书没什么影响,但是却丧失了一个走向更高阶平台的机会。如果有人回答说,我就想这样静静地过完一生。当然,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谁都无法把枪架在您的脖子上,逼你作出选择!

另外一个人们不读书的理由,就是不想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按照我的理解,它的定义应该是看起来只会读书,但放到现实世界里生存略显困难的人。

最佩服的钱钟书先生是个略带有“痴傻之气”的“书呆子”,不过因为他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绝大多数人对他的“痴傻”之气也可以原谅了。

生活中常见的书呆子是指读书时表现很好,但却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很优异,可是处理社交、工作业务、尤其是与人打交道方面的问题是却显得异常笨拙。

这个问题的解释其实也很简单,他们的读书只限于读课本,他们的学习只限于学考试大纲内的知识,他们的成长只限于学习成绩的增长,除此之外的知之甚少。

世界终归是属于那些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明白人。世界是复杂的,学校里的某些学科虽然晦涩难懂,但多是建立在理想条件下,与现实稍有一段距离的纯粹知识,与真实世界联系甚少,这是只会读课本的人变得“痴傻”的终极原因。

3)

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是记忆、掌握、理解?还是被拿来参加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再进一步者可以成为炫耀自己“博学多识”的工具?

其实不然,每一类知识都是积淀了数千年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们都是前人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写照,最后汇聚成册(即被编撰成书籍打包传递给我们)、或口口相传(即老师们的存在)。正确的打开知识的方法只有一个字:“用”。

可现代教育体系的设置或多或少地将知识与生活来开了一定的距离,比如数学、物理这两门让不少女生感到头疼的科目,它们仿佛和现实世界相关甚少,“用”知识仿佛成为一个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于是有人抱怨教育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有人哭诉原生家庭的影响,即没有为他们创造积极向学的成长环境、有人在成年之后懊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事实上,后悔这件事往往不起什么作用,面对悔恨的情绪而后引发的思考、行动才是改变的根本成因。

4)

最关键的是,一个成年人在成年之后最应该习得的一项能力就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抱怨成年之前的种种不公、家庭背景,因为抱怨对改变现状没有任何帮助。

倒不如将更多的焦点放在自身,多想想那些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些什么?我从哪里能够汲取改变的力量?而不是放在悔恨和抱怨上。

从今天开始,忘记命运的不公、原生家庭条件的影响、当初未好好学习的悔恨。以对待一个孩子那样的耐心对待起步的自己,因为从今天开始你要学着“用”知识了。

起步之后,最重要地就是保持对自己的耐心!

起步的艰难和压力是未可知的,所以请给刚开始的自己多些耐心和鼓励,我们往往能对陌生人报以最大的善意,尤其是可爱的孩子,可却对低效率的自己失去了耐心,所以请你一定要记得像对待一个孩子那样对待起步时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