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牢记这5条,会比80%同龄人发展的好

2020-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恒轻创笔记

大家好,我是一恒。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新人入职场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关于发展,关于人际关系。

1. 凡是按时间或件数来计酬的工作,都别做太久

比如一个月写10个标准方案,一天发300张传单,每天在流水线上做满8小时等等,并且告诉你做不到就要扣钱。

这类工作的特点,是粗暴地只看数量而轻质量。而单纯以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价值,很容易有空子钻,例如偷懒和作弊。这都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永远都要思考自己做的事情含金量如何,而不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努力去提升单位时间内自己能够创造的价值,而不是粗暴地累积工时,并觉得自己的酬劳应该和这个划等号。

理解了这个,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你的老板每天十一二点才到办公室,晚上五六点就下班了,但他的收入可以是你的几十倍。因为他去外面一个小时和客户谈的事情,也许可以决定这家公司接下来几年的收入。

职场上最残酷的真相,就是辛劳不等于酬劳。不要只看冰山上显而易见的事情,多去琢磨冰山下深不见底的东西。

2. 职场政治是这样一个东西,你可以不去碰,但不能不去懂

哪家公司都有喜欢拍马屁的人,城府深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和爱打小报告的人。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逼自己面对才是正确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吃到哑巴亏,或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功劳被抢走,又或者遭遇到非议和排挤,这些事情都会让你对人性的认知更深刻。

痛一时好过痛一世,这是成长的必修课。

职场政治是帮你脱下学生气最快的途径。被坑过,你就知道坑人的手法都有哪些,以后会提防;背过黑锅,就知道做事情凡事都要留证据,不要再死的不明不白;被抢了功劳,就知道要时刻和老板保持沟通,不要一直闷声不响......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听过那么多大道理,都不如自己真切地去经历一次。

3. 分清楚“我不适合”和“我不行”

这两个的区别在哪里呢?

打个比方,这就跟谈恋爱一样。一个女孩对男孩说我想要一个苹果,可男孩费尽力气拉来一车梨,这叫“不适合”;可如果女孩想要吃梨子,男孩折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梨,这叫“能力不行”。

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开除过一些人,并不是因为他本身能力不行,而是这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他并不具备,但也许其他岗位上他的能力可以完美匹配。.

千万不要因为“我不适合干这个”,所以觉得“我做什么都不行”。

这是非常错误的因果联想。

比如你是一个擅长在办公室里做研究分析的人,突然老板要你去外面跑单做销售,这就是不适合。

你是一个写奢侈品文案写了三五年的人,以前天天帮LV 写公众号。有一天领导突然安排你去写Low 穿地心的文章,你写不出来不是你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

有时候错的原因并不在你自己,因此没必要妄自菲薄,打击自己自信。

相反,你需要时刻认清自己的基本盘。你擅长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一旦遇到不合适的工作,如果不能尽快适应,那就果断放弃。

我在后台收到过许多工作咨询,大多数人都是把“我不适合”,误认为“我不行”。这种情况没必要钻牛角尖.

天涯何处无芳草,哪里公司不招人?

4. 不要跟着平庸的老板

因为跟得越久,你会比他更平庸。

职场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当领导的往往喜欢招能力比自己差的人。

不知道这是怕下属有一天抢了上头的功劳,还是为了给自己树立长久的威信。总之很少有老板能有乔布斯那样的胸襟,敢找能力比自己强的人。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个专业水平只有及格线的领导,会找怎么样的员工过来给自己做事。

如果你“不幸”中招,遇到一个啥啥都不会的领导,那就赶紧辞职吧。

当然这里说的啥啥都不会,并不是全盘否定这个领导的能力,而是他身上没有你想要学的东西。

比如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领导,专业水平差的令人发指。一个简单的结案报告都讲不清楚,发言的时候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可他脸皮厚,客户虐他千百遍他把客户当初恋,客户骂得再难听他都能笑脸相迎。有时候公司的确需要这样的人,这也是一项技能。

但我脸皮薄,学不会。况且我更想学的问题分析技巧,全盘思考能力,这些在他身上完全体现不了,于是我果断走人。

后来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完全正确。良禽择木而栖,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5. 最后一条,平台能级永远大于个人奋斗

如果年轻时有机会去一个更大更知名的公司或平台,请毫不犹豫去。即使大公司给你的工资不高,你权当这几年损失的几千几万块钱全都去买平台给你的光环了。

一个人再努力再厉害,单打独斗能创造的价值终究是有限的。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你的个人能力是1,平台带给你的帮助就是1后面的0.

互联网行业,你在腾讯阿里待过三年,出去找工作都好过你在不知名小公司待过七八年。只要你把简历挂在网上,就有一堆猎头天天打你电话。

市场营销行业,你在几个国际知名的广告集团工作过,出去找500强企业的市场工作顺顺利利。人家看你的简历,打听一下你做过的客户就知道是一路人,说话都在一个频道上。

上大学填志愿都知道看985、211的招牌,找工作凭什么不看“脸”?

能去一个大公司,以后的职业生涯大概率就在这个圈层里打转。离开了宝洁去联合利华,离开了联合利华去百事,离开了百事去阿里,大差不差。

认识的同事同行都是这个层次的,以后跳槽也好创业也好,这都是资源。

我身边太多工作十几年比较成功的人,往前翻他们的履历基本都是我说的这个路线。

千万不要轻信有些自媒体写的,什么阶层固化,个人奋斗太难,大公司坑位有限......然后笔锋一转告诉你要打造个人品牌,向李佳琦学习。

你从0奋斗到李佳琦那个程度,比你在大公司里慢慢爬上去,要难不知道多少倍。

写这些的人,自己没在大公司待过,道听途说一堆大公司的不好,就开始自由发挥。

实际上,现在这些大公司在新技术新媒体上的探索,丝毫不落后于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人家又不是傻子,看到这些年各行各业的变化不可能纹丝不动。虽然动作慢一点,可一旦真的动起来后面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再说了,人家大公司几十年的积淀摆在那里给你用,你该去想想怎么从这里挖出有价值的东西出来,而不是一天到晚抱怨自己是个螺丝钉。

是不是螺丝钉不是公司决定的,是你的主观能动性决定。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

共勉

也有一些同学在问,学历不好,起点太低,一直待在小公司,如何有机会去大公司?

那就问对人了,很惭愧,我的学历是民办大专(好丢脸),恐怕比很多条友的起点都低,但是如今工作第四年,我在上海的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里任职,薪资比刚工作时翻了五倍,这一切我想我是可以谈一谈的。

想知道的同学可以给点支持呀,点赞+转发,感兴趣的同学比较多的话,我会专门写一篇帖子。聊一聊我这一路的发展历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