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的女人如一春的桃花,生长在时光的河岸,任花开花落
文/乔平
桃花灼灼开,无端思华年。这种美艳和热烈,寂寞和失落的景象,正如人的情感一样,矛盾着,纠缠着……也正因为这种纠缠,才使得“桃花”在几千年的诗词里永不凋谢。
唐代诗人崔护那首《题都城南庄》不知道算不算是最家喻户晓的桃花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看到了吗?春天的桃花,春天的男儿,春天的少女,去年的多情,换来了今年的惆怅。桃花又开了,那个曾经有过惊鸿一瞥的少女你在哪里呢?
而唐朝另一位诗人白居易,也曾惆怅地写道: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一个人是看不得桃花的,会越看越伤心,只是因为桃花太艳丽了吗?伤心至极,七尺男儿竟也有如林黛玉之举,荷锄葬花,悲悲戚戚。
在我看来,最喜爱桃花的,是明朝才子唐寅,为啥呢?来看看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酒醒酒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历史上,唐伯虎一生坎坷,年少时意外牵连进科场舞弊案,还入狱一年,虽热最后不了了之,但让唐伯虎看清了官场的苟且之事,干脆归家田园,寄情诗酒,执着丹青。
唐伯虎三十六岁时,在苏州城北桃花坞一带建造了“桃花庵”别院,在院内院外遍种桃树。
三、四年后,这片桃树便蔚然成林,桃花如红云环绕。于是,唐伯虎给自己取名“六如居士”,把所住的屋舍称为“庵”,桃花庵成为了他生活写意的场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二十八个字,重复用了六次“桃花”,循环复沓,前后呼应,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桃花仙境中。
在桃花坞自建的桃花庵中,种树赏花,写字作画,这神仙般的生活,真是快哉。“又摘桃花换酒钱”其实是唐寅的生活写照,他经常以花草为题材写字作画,用来换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酒醒酒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桃花仙人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是何等逍遥,何等快活!
天天醉酒赏花,真的逍遥、快活吗?
人都是矛盾的,纠结的,正如桃花俗艳后的寂寞,其实是一种无奈。
富贵比贫贱,花酒比车马,比他干嘛呢?
蔑视官场腐恶,轻看功名如浮云,那就过你的明月当空,倚花对酒小日子好啦,其它不说也罢。
这样想来,清代诗人袁枚的《题桃树》写得更实际: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这里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说女人如桃花,开的虽然美丽,却红颜弹指老,只是刹那芳华。
一世的女人如一春的桃花,都是美不胜收中带着淡淡的忧愁,都生长在时光的河岸花开花落。
于是,在一声叹息中,那一树惊艳的桃花,便是那眉目含情默默走向季节轮回深巷的女子,一路倾洒着美丽与清香,直到瓣瓣落花变成春泥……
徜徉在诗词纸墨里,那些与爱情、繁盛、明艳、忧伤有关的桃花文字,如生命的躁动,又如陈年的隐忍,遥远而又鲜活。
回眸,正是桃花灼灼开,请问,你我该如何思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