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每天写1000字亲子教育

你跟别人比读书,别人跟你比家族

2017-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钱不如意
图片来自网络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父母总是说好好读书,朋友总是劝努力学习。可是再快的马也跑不过火车。

小A从一所很好的大学毕业,虽然学的是很热门的专业却没想好以后做什么,也不知道要找份什么样的工作。小A的父亲干脆把他弄进了自己所在的机关单位当公务员。

“进机关去做什么呢?我的专业能用得上吗?”

“哦,办公室正好有一个管理计算机的岗位,虽然用不上专业但工作稳定,你不是对计算机也感兴趣吗?”

“可是我不太喜欢跟领导打交道也不爱开车,去你那个单位行吗?你再说说具体做什么?”

“我估计就是给他们装个电脑组个网啥的。”

“能专心搞搞技术也许,好吧。”

就这样,小A去了机关单位工作。一开始领导跟他介绍工作时确实提到了电脑相关业务,但时间一长小A发现更多的时候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他:开会的会议纪要、学习活动的总结汇报、单位的财务报销甚至还有给领导跑腿打杂,除此之外晚上还要经常加班搞接待,这些原本都是小A最不喜欢的事情。

“老爸,你不是说工作只是搞搞电脑吗,怎么现在这么多杂事?”

“那我哪知道啊?”

“当初不是跟你说要你问清楚的吗!”

“你不喜欢可以再调整嘛。”

“咋调整?”

“那就靠你自己了啊。”

可是小A并不是能自己折腾的人,也不擅长同领导打交道,慢慢的变得很抑郁。

和小A同一个办公室的小B比小A早来一个月,每天工作和小A差不多却非常积极,整天忙来忙去,深受领导赏识。

“小B,你怎么每天这么有干劲啊,不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无聊吗?”

“不啊,我就喜欢这样忙忙碌碌的工作,还能跟在领导身边,以后晋升机会一定不少。”

“你也是刚来不久吧,刚来就分配到喜欢的地方真走运啊!”

“什么走运啊,实话和你说我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这也是让我老爸托人特意找到这里的,要不哪能赶上这么合适的工作。”

“这样啊……”

小B的话让小A想起他在中学学校里非常看不起的一个同学小C,小C总是不好好学习还在课堂上捣蛋。因为小C坐在小A的后边,所以上课时小A没少受他影响。

有一次小A实在受不了小C的捣乱,回头大声的甩了他一句:“你现在就瞎闹吧,我看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去街上捡破烂去吧!”这句话是小A从小就经常听身边的大人说起的,一生气很自然的就说了出来。

那是一堂自习课,小A的声音很大,班上同学都转过头来看着他俩,小A觉得可能说的有点过怕小C恼羞成怒再来纠缠自己。

可小C却只冲他笑了笑什么话都没说,当时小A只是觉得那个笑容有些诡异,不明白那笑容里包含了什么深意。

直到后来大学毕业小A才辗转听当时的同学说起小C。原来小C家里很有钱,初中毕业直接就去国外留学了,别看在国内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但到了国外也许是学习环境的转变或是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小C在那里如鱼得水,在语言和艺术方面均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现在早已经凭着海外留学的资历找到了喜欢而又高薪的工作。

“别理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你就好好读书,以后准比他们强。”

读书真的就能比不读书的强吗?

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的小B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调皮捣蛋的小C在国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努力读书学习又好的小A却不如意呢?

其实答案就是家庭的共同努力,这使得小A同其他两人拉开了距离。

你的父母对你说要好好读书,那并不代表他们关心你,那是说要你自己努力,潜台词是说我们帮不了你!

一个是孩子自己努力读书,一个是举全家之力集中于一人,自然会有分别,很多时候就是天壤之别。

小B的父亲至少在过往的教育中做到了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有的放矢的为孩子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岗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正是管理学的要义之一。

小C的父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不适合国内的应试教育,以家庭积累的物质资源支持孩子在海外学习,最终让孩子学有所成,这也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帮助。

而小A的父母呢?多年的教育都没有让小A在大学毕业后想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这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彻底的失败!没有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甚至忽视孩子的要求而以自身经验主观替孩子做出判断将孩子送进不适合他的工作单位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鲁莽行为

“一个人的进学中举,表面上似乎只是个人的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实则父祖的节衣缩食,寡母的自我牺牲,贤妻的含辛茹苦,经常是这些成功的背景。”——《万历十五年》

许多家长不明白的是社会的竞争不是个人间的竞争而是团队间的竞争,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队。好好读书很重要,但优势资源的集中和传承更加重要,和你家孩子竞争的不是别家的孩子而是人家几代人的积累

如果作为父母只满足于自身的丰衣足食而对下一代没有资源性或者资本性的帮助的话,那下一代还是要重头开始。一代不能胜过一代又岂不是只能在竞争中原地踏步?

父母实现了自身的理想就觉得圆满了是不对的,你还要为了孩子而奋斗终身的!你那个个人的圆满里并不包括你的孩子。

为啥有钱人总会搞个家族基金或信托,那是为了资源的传承。

就像生物不断的进化过程,资源的传承在其中就是可以战胜恶劣环境帮助使其进化的优势基因。

比如父母千辛万苦从农村奋斗到了城市就可以满足了吗?你是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进化,但你的孩子出生在城市,如果他不能实现从国内城市到国外的进化的话,从家族的角度看,你家的进化就停止了。所以你还要努力帮助孩子进化。

作为父母,你这辈子是先苦后甜越过越好,孩子却过的平平淡淡甚至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你是有责任的!

作为孩子,会希望在前方的道路上有人悉心引导,在失败的时候有个坚强的后盾。那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放手一搏。

所以家长与其对孩子说一句“去,好好读书!”不如努力加强自身资源储备然后有资本去和孩子讲一句“读书不好也不用怕,有我们哪!”

PS:害怕了吧!就别要孩子啊。


▲《想要孩子的父母,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大院里最后一只松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