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卓越的黄金法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

2021-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苦丁茶_Holly

最近阅读了一本好书《刻意练习》【美】-安德斯.埃里克森&罗伯特.普尔。感受特深,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启发。

一本书好坏,我们要看他是否有科学数据的可证伪性,这也是我在读一本书比较关注的重点,本书两名作者,一个是心理学家,另一个是科学作家。并且通过了大量的科学统计数据,研究跟踪,最终得出了相对合理的结论:世界上并不存在天生的“天才”,所谓的“天才的超能力”,是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才华,只能通过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可能拥有。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最广泛的意义在于:它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之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之前看过《了凡四训》的人都知道,袁了凡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帮他算了一卦,接下来发现每一步都在算命先生的预言内,于是坚定的相信命中注定,直到后来遇到了云谷禅师,才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就看你想不想(这一点很重要 -内驱力),当然,就算你想,如果不知道怎么做,那还是空话,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改法?

谬误论断

一、我们先来看一下“天才”是怎么养成的?

音乐神童-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曾在幼年时被誉为“音乐神童。主要作品;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等,非常可惜的是才35岁就走了,健康最重要。

我们注意到的: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年幼的莫扎特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不论是哪种调子,马上便能准确地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八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莫扎特甚至能在某个房间里听得出另一间房间里的人弹奏的调子,而且,他不但能分辨小提琴和古钢琴演奏出来的调子,还能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而且不仅仅是乐器。莫扎特这个小孩,还可以分辨任何足够像音乐的声音的调子,比如时钟的报时、大钟的鸣响,以及人们打喷嚏的声响。在当时,大多数已成年的音乐家,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也无法与莫扎特匹敌。他在这方面的奇才,甚至比起他在钢琴和小提琴上的才华,更能表现出他天生就有的那些神奇才能。

我们未注意到的:

1.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专门撰写了发掘孩子音乐才华的书。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只要是大家可以想象到的,几乎应有尽有,从小就浸泡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

2.莫扎特孩提时代的早期接受了大量的音乐训练,4岁时,父亲全职教他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的乐器,强度大、时间长。

大量的研究表明:

1.几乎每一个拥有完美音高的人,都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开始接受音乐训练,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但如果说完美音高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要么你生来就具备它,要么不具备它,那么,无论你是否在儿童时代受过音乐训练,应当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应该说,重要的只是你在人生中的任何时间段里获得足够多的音乐训练,学会了那些音调的名称。

2.2014年,东京的一音会(Ichionkai Music School)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在《音乐心理学》科学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上了四五节时间较短的训练课,每节课仅持续几分钟,一直训练到孩子们能够辨别榊原彩子选择的所有14首和弦为止。有些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练习,另一些则花了一年半时间。然后,一旦某个孩子学会了辨别那14首和弦,榊原彩子便会对他进行测试,以观察他能否正确说出单首和弦的音高。完成了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的单曲的音高。

这是否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射手--雷.阿伦。篮球评论员在一次评论中说他具有三分射手的天赋,他说到:当人们说上帝赐予我杰出的天赋,让我在比赛中完成漂亮的三分跳投时,那真是气死我了。大家千万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两天,是每一天。问问我曾经队友,哪个人训练投篮的时候最刻苦?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我。事实上,阿伦的高中球队教练告诉我们,他在高中时候的跳投并不比其他人好,甚至还很差。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掌控自己的命运,一直在心无旁骛地刻苦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三分跳投训练德如此娴熟自然,动作优美,以至于人们认为他天生就是个杰出的三分射手。

那是不是我们只要靠真诚的愿望和刻苦的努力就可以实现“天才”的进阶之路呢?

答案是NO。只有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练习,才能实现不断进步,最终成为杰出人物。作者在研究了各领域中的大量杰出人物后,意识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都遵守《刻意练习》原则,这是个不变的黄金标准。你的写作水平、销售技巧、音乐才华等等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实现显著提高。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二、首先,先普及一些基本知识

关于人的大脑:神经学家在研究人类的大脑时发现,大脑(甚至是成年人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脑能做的事。特别是大脑采用以多种方法“重新布线”的方式,对适当的触发因子做出响应。神经元之间构成了新的连接,同时,现有的连接要么被强化,要么被弱化,在大脑的某些部分中甚至还可以长出新的神经元。这些都是训练后的产物。但是年轻人的大脑和身体适应能力比成年人更强,因此,有些能力的训练只能在6岁、12岁、18岁之前培养,或者在这些年龄之前更容易培养。尽管如此,在我们整个成年时期,身体和大脑依然都保留着极大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能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力。

体育锻炼你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变化,比如你要增强你的肌肉,适当的训练后你会发现肌肉练出来了,但是你的大脑你看不到,所以你会错误地认为,这些训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来观察后发现,大脑就像肌肉,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它里面的海马体会越练越大。其实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就好比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一样。并且有一点你还要明白,如果你停止训练,它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升级我们的锻炼层次。

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

大数据展示

1.先思考一下你能连续做多少个俯卧撑?你感觉相当厉害的人一下子能做多少俯卧撑?

1980年日本人创造了吉尼斯纪录,连续做了10507个俯卧撑,1993年美国人连续做了46001个俯卧撑。

2.引体向上例子:2014年捷克人12小时内做了4654个引体向上

3.1973年加拿大人背诵圆周率小数点之后的数字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记录:511位,1978年美国人背诵了小数点后1万个数字,时隔30多年后的2015年印度人背诵了小数点后面7万个数字,整整花了24小时4分钟来背诵。后来一名叫原口证的日本人,背诵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小数点后面10万个数字,换个角度来想,这一记录是42年前的世界纪录的近200倍。

人类的身体适应能力令人难以置信,同样,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就件任务。因为大脑的适应能力与我们身体的适应能力相差无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会根据你对他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清醒的、刻意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从一开始就具有如此强大的适应能力呢?

讽刺的是,它全都源于一个事实:人体的单个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我们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它保持稳定的内部温度,保持稳定的血压、心率、血糖、PH值平衡。它使我们的体重日复一日地保持合理的一致。所以我们喜欢啥都不干(舒适区),躺在沙发上,坐在床上,不想体育锻炼。就是为了保持平衡。我们天生就喜欢舒适区,这也是我们人体本身的结构所导致的。

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打破这种平衡才能进步,但当你打破原有的平衡时,身体会自动适应跟上新的舒适区,这时必须加码,否则很难再次突破。但不要一下子加的太大,慢慢加,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导致一下子适应不过来,离舒适区太远了,可能会受伤,反而妨碍了你的提高,甚至放弃。(比如我们马拉松计划,你按照训练计划,一步一步进行,身体会自动适应体内平衡,当再度感到舒服的时候,继续施加训练力度,这样你只要保持足够的努力和时间,那身体会以各种方式改变,使得那种努力变得更容易)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人们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如果能够触发大脑结构的变化,那么,这种学习比起只是继续练习已学会的某项技能时的学习要高效得多。另外,如果在过长的时间内过分的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和学习低效。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宁静致远

三、刻意练习的目标?

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这就要求挑战体内平衡,也就是走出舒适区,并迫使你的大脑或身体来适应。一旦你做到这点,学习便不再只是执行某些遗传命运的方式。它变成了一种控制你命运的的方式,也是一种按照你选择的方法构筑潜力的方式。大部分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是我们不具备这些能力,我们的身体有足够强大的适应能力,只是我们满足于在舒适区生活,从来没有走出舒适区。他们一直生活中所谓“足够好”的世界中。你要记住,选择总是存在。如果你希望变得更擅长某件事情,你就可以做到

四、刻意练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1.刻意练习的第一步就是有目的的练习。我们平时说的练习可以分为有目的的练习天真的练习

所谓的“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只知道埋头干

有目的的练习比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转化为一些具体目标,这样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2.有目的的练习一定是保持绝对专注的。要想确定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真正做到任务上。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是为了好玩,你不可能进步。(255工作法)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都需要通过反馈来准确辨别,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呢?(反馈的方式要么是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如果没有反馈你是不可能搞清楚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学习,这是一条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去做一些以前我们没有做过的事情。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导师或教练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已经达到了极限,而是我们的动机不足。人们通常会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放弃并停下。在各个领域中,最有效的练习,都是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潜能无限,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结以上得出:有目的的练习就是: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订计划,并想出监测你进步的方法。同时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2.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也是作者写本书的主旨。何谓心理表征以及心理表征在刻意练习中的重要性论述?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人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再比如说狗,如果你从没听说过狗,当别人和你说起狗的概念时,你听到的都是孤立的数据,而“狗”这个词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它只是与你无关的一个知识标签。如果你经常和狗在一起玩,当你了解他们的时候,狗身上长毛,四条腿,喜欢吃骨头等等这些信息就全部都被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概念之中。这个概念由“狗”这个词来表征。现在,当你听到狗这个词,你不用思考,便能马上想起关于狗的细节,这些信息随时可以访问,你不仅将狗这个词添加在你的单词库中,而且也添加到了你的心理表征集中了。

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对于任何较为复杂的活动,我们都得在脑海中记住更多的信息,但他们超出的短时记忆的极限,因此,我们总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创建了心理表征。事实上没有心理表征,我们连走路(太多的肌肉需要协调)、说话、都做不到,根本无法活下去。因此每个人都拥有并使用心理表征

杰出人物和普通人区别开来的因素?以及在刻意练习之中,我们的大脑究竟是什么发生了改变?

杰出人物的心理表征的质量和数量。通过多年的练习,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他们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心理表征。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无须有意识地思考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在特定的行业或领域中表现卓越。比如,职业网球运动员,对方抛球的速度可能超过144千米,如果换一般人,没有多年的持续训练这种特定技能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刹那间你要决定往哪个方向挥棒并击中它。他们的视力和普通人一样,反应也不会比常人快。只是拥有了一系列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的形成,是经过多年的击球训练,而且获得即时反馈(比如,教练在旁边指出应该如何预测对方怎样抛球)的结果。

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杰出的人能够看到一片森林,而一般人,却看见一棵树。心理表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你的心理表征在引导你的表现和绩效,并使你既能监测又能判断自己的表现到底是优还是劣。随着你迫使自己去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说,培育一项新技能,或者磨砺一项已有的技能,那么,你也在拓展和优化自己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得到了拓展和优化,你便能够出色做好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了。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觉察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各学科的心理表征有多么有效。技能与心理表征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练习,以磨练技能。

三个“F”创建心理表征1.专注(focus)2.反馈(feedback)3.纠正(fix it)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造有效的心理表征。

在每一个教育领域,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生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目标(可以给他们复制和可从中学习的模型,他们需要不断尝试和失败,但那些模型可以告诉他们,成功可能是什么样子)。年幼的孩子在创建心理表征时获得的好处是,能够自由地开始探索那种技能,不需要人们帮助。

五、有目的的练习,到底忽略了什么?

除了只是简单地集中注意力并且迫使人们走出舒适区之外,还需要些什么?

1.最杰出的人,都是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到目前为止,从众多系列学科的广泛研究中,,我们可以大胆得出结论;如果不花费无数的小时进行刻苦练习,没有人能够培养杰出的能力。通过研究小提琴学生,对于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重要的大多数因素,恰好也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而且并非那么有趣的因素。这些学生之所以激情四射地进行密集练习,并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练习之中,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样的练习是提高他们演奏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2.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作业的导师,以帮助学生提高他的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六、刻意练习的特点

1.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样才能最好地提高那种能力。

2.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3.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一旦设定了总体目标,导师或教练将制定一个计划,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积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最大变化。

4.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他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循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还不够。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调整,控制练习。

5.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练习反馈来自导师,他们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续,要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6.刻意练习即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工作中做得怎样。它们表明了做事的正确方法,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7.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得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得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造就卓越的表现。

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图。在向行业杰出人物有目的的学习时;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他的变现在哪些方面和一般人不同?这些方法是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杰出。

最佳的方法是找到优秀老师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高效的指导者懂得成功的训练体制一定还包含些什么,而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调整它,以满足单个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在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习惯。另外优秀的导师可以提供宝贵的反馈。比如,优秀的数学老师不只是关心学生的答案,还会观察是怎么知道这种解答方法的,以此来了解学生正在运用什么样的心理表征。如果有必要,他将围绕如何有效地思考和解答那道题提出建议。

知识与技能的区别

传统的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的方法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传统的方法不重视技能,过于重视知识。主要原因是传统和方便;向大家介绍知识,比起创造条件让人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技能,要容易的多。

刻意练习全都是关于技能的。你选择学习必要的知识,是为了培养技能知识的本身不是学习的目的。尽管如此,刻意练习的本身可以促使在练习的过程中“重拾”许多知识。在专业的或商业的背景中涉及提高绩效和表现时,正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改进相关的技能”,而不是“我们怎样传授相关的知识”

工作中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先抛弃三种错误思想;1. 我们的能力受基因限制(他们通常的表达是我不能、我不擅长、我不是)记住;心态很重要 2. 如果我足够长的做某件事我一定会更擅长(重复做,不升级难度和高度)3.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没有正确的方法,再努力都是白搭)

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练习方法。一旦你理解这一点,那进步就只是取决于你想出什么是“正确的方式了”

如何在工作中正确做事

1.边干边学;好处;熟悉习惯,思考如何练习。

2.找一个好的导师

3.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不专注练习没有效果。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时间设定短一些,但必须保持绝对专注。确保睡眠是关键。

4.当你的学习陷入停滞阶段时,不要焦虑,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要超越这个阶段,最好的办法是以新的方式(换一种方法)挑战你的大脑和身体。各种类型的交叉训练,以不同的方式挑战自己就是基于这个原则。

保持动机

保持动机是每一个投入到有目的的练习或刻意练习中的人最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如何解决?

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1.留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制定固定的训练日程,养成习惯,良好的规划会帮你避免受到许多占用你大量时间的事情干扰,把时间留给练习。

2.注重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或生病了,你无法保持专注。

3.将训练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刚开始时甚至更短一些)如果比这个时间长得多,将无法保持专注

增强继续前行的理由

1.动机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做你更擅长的事情,不论那些事情是什么。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信念很重要)。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了。

2.将对同一件事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将团体的情谊和目标作为达到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3.精心设置目标。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他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心无旁骛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和妻子克拉拉着手一个重点实验,花了25年时间研究各个行业或领域中被认为是天才的人,共计数百人之多,并得出结论,正确地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成天才。

妻子克拉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道;我们可以在任何学科培养出天才,如果你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陪他训练,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真正热爱那门学科的话,真的可以达到那一目标。用事实说话,他们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通过刻意练习的法则,都培养成了女性象棋大师。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对某些事物的渴望,可以作为孩子最初去尝试这些事情的原始动机。对于培养未来的杰出人物来说,他们小时候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之间的这种好玩的互动,是最终对这件事物充满热情的第一步。

首先,父母以一种好玩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他们可能最终从事的领域或行业。那些日后成为杰出人物的孩子,其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阶段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关键时期。比如经常给予表扬就是增强孩子动机的一种绝佳方式。另一种动机是对已经发展的某一项技能感到满足,特别是,如果这种成就得到了父亲或目前的 认可的话。

其次,孩子产生的另一个动机。一个孩子当看到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在从事某项活动,并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表扬时,自然也想加入进来,获得同样的表扬和关注。

父母要鼓励孩子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让孩子保持那种兴趣和动机,同时培养技能和养成习惯。把阅读当成主要消遣,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他读书,大些时候,则由孩子自己读。未来的杰出人物往往遵循一个规则,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某个时刻,他们对某一个特定领域或行业特别感兴趣,并表现出比其他同龄孩子更有希望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一旦未来的杰出人物对某个行业或领域感兴趣了,而且似乎在其中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接下来通常需要到教练或导师那里上课了。而最优秀的老师不会过去看着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的法则,而是鼓励学生思考通用模式和程序,探究其中的原因,而不只是怎么去做。并且随着水平的提升,他们也会去寻找更高水平的导师,而他们本身也会变得更加认真。

尽管父母和导师可以采取许多方法激励孩子,但到最后,那些动机必须是来自孩子的内心,否则,它不会长久。那些长大后成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孩子,有着“自加燃料自我激励的动机从事繁重的工作”尽管他们依然需要父母或老师“情绪和技术的支持”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创建心理表征,可以增强他们欣赏自己正在学习的技能的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动机。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一般来说,未来的杰出人物在12-16岁时,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成为杰出,这个阶段动机完全靠学生自己保持,但家人依然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如果十几岁的青少年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流的教练,家人也常会居家迁移。同时训练费用本身也是高的令人咂舌。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技能出现退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减少或停止了练习,他们的技能水平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田径比赛中,80多岁的参赛者比比皆是.2015年名叫唐.佩尔曼的选手,超过100岁了,27秒内跑完100米,这种例子还有很多。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适应能力可能差许多,但心理的适应能力依然十分强大。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创新者几乎无一例外在各自领域或行业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成为杰出人物,然后开始开辟新的天地。杰出人物的进展只在局外人看来是重大进展,因为那些人并没有见证过所有那些微小的进展,而正是这些小小的进展,才累积成重大的飞跃。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开拓者在超越前辈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现实中,那些有创造性的、不安分的、有进取心的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寻找各种办法来向前推进,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如何解释天生才华?

作者每次演讲中都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刻意练习利用了人类大脑和身体创造新能力的这种天生的适应能力。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细致入微的心理表征的帮助下创造的,那些心理表征使得我们能够比其他方式有效多地分析和响应我们面临的各种局面。目前为止,没有找到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证明任何人不经过高强度和广泛的练习,便能够培养出杰出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科学调查研究,足够多的“天才”,正是在两三岁时便开始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才培养出并发展了他们出色的能力。

基因差异的真正作用

智商差别从基因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别,但是经过科学的实验,大数据的统计,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智商较高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提高他们的技能,但是另外一些人,为了赶上智商高于自己的同伴,练习更刻苦,养成了一直都比同伴练得更多的习惯。由于他们的刻苦练习,在确保练习质量的前提下技术越来越熟练,反而超越了智商较高的孩子。而智商较高的孩子,最初并没有感受到这种要去努力追赶别人的压力。

科学家对年纪很小的孩子记词汇的能力研究发现:这些词汇量受诸多因素影响,1.孩子的性格以及能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身上,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和父母或照顾着的互动来完成的。2.积极的社交性格能发展更出色的语言技能。

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最终他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

当人们假设,天才在确定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发挥决定性作用时,这种假设会指向一些决定与行动。如果你认为那些不具备某些方面天生才华的人绝不可能做某件事时,我们就会贴标签,认为我们的孩子不适合体育、唱歌、数学等,于是这些预言就自然而然地成真了。因为他们自己也就相信了。相反,如果孩子从老师、父母那里得到的是更多的关注、鼓励、表扬时,比那些告诉孩子永远不要去尝试的父母老师,可以更快地提升他们的能力,这又是一次自我实现了。

人类的天性是希望在他们做得最好的方面投入自己的努力,包括时间、金钱、教育、鼓励、支持等,并且试图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失望。这种想法和做法并没有恶意,但其结果却有着惊人的破坏力。避免这种现象最好的方法是,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想办法开发这些潜力。

让我们成为“练习人

所谓“练习人”是反映人在一生之中能够通过练习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让大多数人通过刻意练习,用来丰富自己和孩子们的人生。杰出人物在磨砺自身的能力时,获得巨大的满足和快乐,感受到巨大的个人成就感。只有在我们提高自己时,我们才最像人类。和其他任何动物不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己,以我们选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这才使得我们和当今世界以及有史以来的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收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后代子孙,这是我们留给孩子的重要礼物,是对他们能力的巨大信心,相信他们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塑造自己,同时还创造一些工具来提升自己。他们需要通过发展和提高自己认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亲眼见证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潜能,而且不会沦为某种熟悉的天才论的人质。他们需要获得支持和理解,以便以他们选择的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

在绝大多数的领域,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训练,人们提高自身绩效和表现的能力将是巨大无比的。人们的绩效或表现的提高,没有极限,而更多的练习不一定带来进步。因此,如果你希望成为你所在的高度竞争或领域中的世界上最杰出人物,就得付出成千上万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只为了与那些在同类工作中同样勤学苦练的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刻意练习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你可能一直以为自己“够不着”那些可能性。摒弃这种想法,大胆去闯、去试!卓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