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是我最爱西医PK中医李老师刮痧

《十问歌》学习笔记

2020-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玉衡中医杨志娟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简单明了,契合临床,可全面了解病患情况。

一问寒热

寒热是辨别患者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反应正气强弱)

“问寒热”指询问患者是否感觉怕冷或发热。

“寒”可分为:

遇风觉冷,谓之恶风;

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谓之恶寒;

若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称为畏寒。

“热”包括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局部发热。

中医据寒热之间的关系分类,可细致辨别疾病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提示外感风寒,太阳病。

但寒不热:只感觉冷而不发热,提示阴寒内盛或阳气亏虚,三阴病。

但热不寒:只感觉发热而不怕冷,提示实热证,阳明病。

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提示少阳病。

二问汗

汗能反映人体阴阳和表里两方面变化。(反应阴液输布是否异常)

“问汗”主要诊察患者是否出汗及部位、时间、多少等。

表证辨汗:

表证无汗多为外感风寒。

表证有汗多为表虚或表热证。

里证辨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为阳气虚损;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属阴虚内热;

战汗: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多见于急性热病,正邪剧烈交争之际;

身大热而大汗出,多为里热炽盛;

汗出身热、烦躁不安、脉来急促,为邪盛正衰之危候。

局部辨汗:

头部出汗:阳热或湿热;

额部出汗:脉微欲绝,为元阳离散,虚阳浮越之危象;

半身汗出者,无汗部位多为病侧:可因痰湿或风湿阻滞,或营卫不和,或中风偏枯;

手足心多汗:多因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所致。

三问头身

头身、四肢为十二经络循行之处,气血之所荣,所以头身、四肢异常反映了疾病的寒热虚实。

头痛分虚实:

头部胀痛、刺痛、固定痛等多属实证。

头部空痛、隐痛多属虚症。

头晕分虚实:

实证大多由肝火、痰湿、瘀血所致。

虚证多由气血亏虚或肾虚精亏所致。

若自觉身体困重乏力,伴见舌苔腻等湿滞之象,多为水湿泛溢所致。

若身重疲乏,多为肢体筋络失于濡养或外感寒湿所致。

四问便

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寒热虚实。(反应脏腑功能及气机升降出入是否异常)

主要询问二便次数、便量、性状、颜色、气味以及排便时间、排便时的感觉和有无伴随症状,这些方面的变化提示患者的寒热虚实演化。

小便寒热可分:

小便色黄赤而短少者,多属热证;

尿色白而清长者,多属寒证。

便秘寒热虚实可分:

腹胀满闷,痛而拒按,苔黄燥裂,多为实热证。

腹痛拒按,苔白身冷,多为寒邪阻遏阳气,腑气不通。

泄泻寒热虚实可分:

湿热泄泻:可见暴发泄泻,大便臭秽,腹痛肠鸣,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寒湿泄泻:可见泻如稀水,色淡黄而味腥臭;食滞泄泻:可见吐泻交作,吐物酸臭,泻下臭秽;

脾虚泄泻:可见完谷不化,便稀溏薄,迁延日久;

五更泄:每日黎明前腹痛泄泻,泄后则安,多为肾阳虚衰;

泄时肛门气坠,甚则脱肛,多为中气下陷。

五问饮食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为后天之本。(反应脾胃功能)

吃得少、消化不良者,或为脾胃气虚,或为内伤食滞,或为湿邪困脾;

日常容易厌食、胃部胀痛、嗳气、泛酸的人,多为消化不良;

喜欢吃热食或吃完饭后常感觉饱胀者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是脾胃虚寒;

厌食油腻、胁胀呕恶,可见于肝胆湿热、横逆犯胃;

消谷善饥者,多为胃火炽盛,伴有多饮多尿者,可见于消渴病;

饥不欲食者,常为胃阴不足所致;

食入即吐,其势较猛,多属胃中实火上逆;

吞咽艰涩、胸膈阻塞者,多为噎膈证。

六问胸腹

胸腹为脏腑安身之所(反应脏腑病变)

“问胸腹”主要辨别脏腑病证,包括胸闷、心悸、胁胀、腹胀等。

胸闷多与心肺等脏器气机不畅,或寒热虚实有关;

心悸多是由于心或心神发生病变所致;

胁胀多是由于肝胆及其经脉发生病变;

腹胀多为气机不畅。

七聋八渴具当辨

反应肾脏及肝胆功能和津液化生及输布

听力略微减退,或听觉迟钝等症状,称为重听;

听力明显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称为耳聋;

自觉耳内有响声,称为耳鸣。

耳鸣、耳聋者,若肾虚引起,多伴有腰膝酸软、夜尿频且清长。若肝火或肝经湿热所致,多兼口干口苦易怒,目赤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

口渴主要是由于体内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出现障碍所致。中医问诊应注意患者有无口渴、饮水多少、冷热喜好及其他症状。

口渴,可见于津液已伤、水湿内停;

非常渴又喜欢吃冷饮,为热盛伤津;

渴不多饮,或水入即吐,可见于痰饮水湿内停或湿热内困;

口渴但用水漱口又不想咽下,且伴有多饮多尿的人,多患有消渴病;

渴不欲饮,多见瘀血内阻。

九问旧病十问因

问旧病  “以前有类似情况吗?有家族史吗?有过敏的药物吗?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吗?”问旧病是获得患者的基础情况,从而判断患者本次疾病的复杂性以及患者体质强弱,进而评估预后。

基础疾病少,身体强壮,患病多属实证;

基础疾病多,身体虚弱,患病多属虚证;

问因  找到可能引起疾病的原因,以便辨证施治、科学用药。如饮食习惯:三餐规律吗?是否偏嗜?是否熬夜?生活工作环境:环境是否压抑?私生活是否混乱?个人情绪方面:是否暴躁?是否思虑过多?这些方面都是对人身和神志容易产生影响的。

妇女尤必问经期

月经是女性身体气血的风向标。月经是否规律?经量、色、质是否异常?经期有无不适症状?反应出身体气血寒热虚实。

儿科当问传染病

小儿脏腑比较娇嫩,清灵。少阳之体,蓬勃生长,又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