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并不仅仅是建个厕所这么简单!
昨晚,跟老公和女儿一起去看了印度片《厕所革命》。之前看了一些影评,以为是个搞笑片。但看完了以后,感觉自己完全笑不出来。虽然片子里刻意安排了许多搞笑的桥段,但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喘不过气来的憋闷。
这个电影与《摔跤吧,爸爸》一样,都是取材于真实故事。一个刚结婚的上等人新娘贾瓦,跟思想开放的凯莎夫结婚后,发现凯莎夫家里没有厕所,非常失望。凯莎夫一开始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只是用了一些权益之计来应付贾瓦:比如到邻居家蹭厕所、到火车里上厕所、甚至偷了一个简易厕所……但因为贾瓦的坚决,凯莎夫最终认识到了这种陋习对女人的伤害,决定为她建一个厕所。两人历经挫折,最终获得了家族和社会的支持,村里人也认可了这种有厕所的生活。
是不是觉得很好笑?即使在我国最贫困的地区,家里可能食不果腹,但厕所也是一定会有的(虽然可能及其简陋)。现在,我们国家也在进行所谓的“厕所革命”,但这个革命是从旱厕到水冲厕所的改变,而并非“建不建”厕所的问题。
但在印度,这个问题却是非常客观、也是直到现在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在印度,有超过30%的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生活在没有厕所的环境之中,所有人都是在野外随意大小便。
男人和孩子在一天的任何时候,只要想方便,就随便找个地方解决;而女人则必须(约定俗成)在天亮之前,拉帮结伙的到野外草丛或者树林里解决自己的内急问题。
而且,大部分的印度人如厕后是不用厕纸的,都是用水壶淋水后,再以左手清洁。所以,在印度,左手被视为不洁之物。
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对于家庭条件优渥(主要是自家有厕所)的女孩子,是多么无法忍受。
而且据统计称,印度有50%以上的强奸案,均发生在女人露天如厕的过程中。2014年,印度北方邦一座名为乌沙提的村庄就发生了一起恶性奸杀案,一对14岁和15岁的姐妹晚上结伴去田野里方便,不幸遭到轮奸,并被吊死在芒果树上。——影片里,女主角贾瓦的爸爸也曾提到过这件事。
所以,近年来,印度新娘因为没有厕所而提出离婚的事情在各地都有发生:
2012年,印度的新娘安妮塔结婚第四天就从夫家出逃,只因为不能忍受农村的如厕条件。她的行动产生了社会效应:一家慈善机构为她修建了一间厕所,她也开心地回到家中。
2017年,拉贾斯坦邦的一位24岁的女子因丈夫拒绝在家中安装厕所而申请离婚,这位女子已经结婚5年,由于家中没有厕所,她每天都不得不等到天黑才能去野外方便。法官认为,其丈夫的做法已造成对妻子的“折磨”,因此批准离婚。
国家总理莫迪上任后,发起了“清洁印度”运动,并针对印度人随地大小便的陋习,实行了多种举措,包括用高压水炮轰随地方便的人、新任命政府工作人员上交一张与自家厕所的合影(以证明自家有厕所)、物质奖励那些到公厕方便的人等等~。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在强大的印度传统面前,印度的厕所问题就如同电影里反映出的那样,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厕所革命只能亦步亦趋的艰难推进。
找了几张印度公厕的照片,大家可以感受下:
图片来自萨仏米的文章除了震惊和反胃,你还能找出什么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呢?
除了厕所问题,电影里也大量反映了印度的妇女地位问题。
电影里的贾瓦因为是上等人,所以夫家,特别是凯莎夫的父亲,对她虽然不满,但也只是随口谴责两句而已。但是,当她因为没法上厕所,赌气回到家后,她母亲却说:夫家到现在还没来计较彩礼问题,你不要再小题大做了……。连贾瓦的妈妈都认为如果夫家没有计较彩礼,你还计较什么厕所呢?
别人家的妇女更是毫无家庭地位,随口说句不好听的话,就被丈夫甩耳光。别说在家里建个厕所了,哪怕是自己在野外方便时,被别有用心的流氓拿着灯光照射,也只能忍气吞声用纱丽盖住脸部,根本不敢大声抗议。
妇女们发泄自己不满的办法,是在一年一度的洒红节上,拿着木棍狠狠敲打躲在皮盾牌后的丈夫。
贾瓦在电影里对凯莎夫的奶奶说:挡住我们自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女人自己!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印度女人的成功励志剧,那么《厕所革命》就是一部印度女人的成功抗争剧。电影总是要安抚人类容易受伤的心灵,所以这两部电影的结局都是成功的、喜悦的。
然而现实,却总会留给我们一个巨大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