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心理学心理

情商低怎么破?

2017-04-28  本文已影响55人  IsabelCHE

其实并不难,你只要学会4个字就好———投其所好。

情商低怎么破?

中国人对于“投其所好”这个词的用法常常带有贬义。近义词往往是“曲意奉承”,“阿谀奉迎”等。所以,也许是受到这种骨子里的文化影响,中国的家长极少刻意培养孩子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而是更多的强调普遍的规则,比如:你应该懂礼貌,或是,你应该保持沉默。

而另一个语义有那么一点相近的词,则似乎更为流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想你多半听过,而且这个词并没有太多贬义,反而有一丝丝正义和舍己为人的意思。但是,仔细思考这句话的立场,就不难发现,这句话是从自身出发的。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如果自己不喜欢某件事,那别人肯定也不喜欢。反之应该也成立。

这不由的让我意识到,以己推人,似乎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

比如,丈夫为妻子精心挑选了礼物,而妻子却不领情。比如,友善地向同事提出有益的建议,对方却生气了。再比如,为了孩子健康而提醒他出门多穿点衣服而被忽视等。这些时候,我们也许嘴上不说,心里却肯定默念:不知好歹。

情商低怎么破?

然而,人发达的镜像神经元却使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对方有时确实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没有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多数会说:我情商不高。

首先,情商这个词只是借用了智商的概念,但本质上并不具有任何可测量性。没有有信度和效度的测试题,没有样本量,没有参照均值,也没有正态分布图。即便是撇开这些不谈,就按照这个词的发明者丹尼尔·戈尔曼给出的定义(BTW,个人观点,戈尔曼毫无疑问的是个很棒的作家,但很难让人相信是一个足够严谨的学者,这也许是他后来不再执教的原因):情绪智力(比情商这个词更接近本意)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且先天并无显著差异,主要与后天的训练有关。

情绪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意义。恐惧使我们或战或逃的面对危险和未知,爱让我们繁衍和哺育后代,愤怒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暂收锋芒。但当今的社会不再每天面对洪水猛兽,天灾人祸的时候,情绪似乎成了一种负担(我老公确实跟我聊过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情绪是否有其必要性的问题,这也许是人类改进自身的方向之一)。想象一下,你每天遇到的最大恐惧可能是老板叫你来一下办公室,而你既不能逃跑也不能战斗;又或者,因为婚姻制度的存在,你并不能见一个爱一个,更不能爱一个那啥一个。所以的情绪的管理能力,在现今社会变得越发重要起来。

是的,我想说,也许情绪管理能力很重要,也许未来人们不再需要情绪,但这与今天的主题无关。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来,想让别人听得进去你说的,并不是什么情商高不高的问题,只是需要一个简单的认知改变———对方想的和你想到并不一样。

著名的三山实验告诉我们,孩子至少在7、8岁的时候就能够了解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这种他我的视角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有一个简单的视角转换的实验,你自己可以试试看。

1.回忆一个自己和他人发生争执的场面,用自己当时的视角去看,去听,去感受这件事的全部经过;

2.想象自己的灵魂从自己的身体里出来,站在两个人中间,以旁观者的眼光再次经历事件,注意观察自己和对方的言语和肢体语言,也请注意,这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3.再试着进入对方的身体里,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感受他所感受到的,这时,你又会有什么不同感受?

我第一次做这个视角转换的时候,是完全被震惊了。我选了一个因为儿子不学习,而我冲他大吼大叫的场景。当我站在儿子的视角看我自己的时候,那种恐惧感,让我忍不住立刻泪崩。而我在自己的视角时,却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我晚上回到家,一边哭一边向儿子正式道了歉,我跟他说,我为什么会生气,告诉他我的出发点是什么,也承认自己根本没有考虑他的感受,只是在想“你为什么就这样放弃思考,这个问题很简单,怎么就学不会”的自我里。我也和老公约定好,如果一方不能再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另一方一定要及时出来替换,让彼此都有一个缓冲时间。

这也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首先现在自己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人之常情,即便是意识到对方和自己的立场不同,这种视角的转换,对于不经常这么做的人来说,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如果意识到自己已经陷于某种情绪了,最好的方法,也许是暂停一会。

第三,当你的大脑逐渐习惯于这种视角转换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思维带给你的另一种好处。那就是,你不再对别人有那么多的要求和期待了,你的情绪也会平和很多,不那么容易就急躁起来了。所以,你也许更能敞开心扉的聆听对方,从而促使对方的情绪更加平和。

最后,思维与情绪的训练只是一部分,当你意识到对方怎么想的时候,你还要学会,你要怎么说,怎么做。这也是个挑战,我也在持续学习中。找到共同目标也许是个前提条件。举例来说,我和老公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想要买一架电子琴,其实我不会弹琴,但老公小时候学过,所以,我想买回来让他教我。但是他开始并不同意这件事,认为是乱花钱(现在想起来确实也有乱花钱的嫌疑)。这时候,我换了角度想,他能从中获益什么呢?也许是炫耀自己琴技,也许是教导我成就感,也许是彼此感情的增进,嗯,就是这个,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然后我就对他说,知道我为什么想买一个琴吗?因为我爱你啊。我知道你会弹琴而我不会,我会感到和你有距离,如果我能学会弹琴,将来我们就能坐在一起弹琴,给孩子们伴奏,孩子们就在我们旁边唱歌,是不是很美好?老公听了立刻就带我去买琴了^o^。只可惜这个美好情景至今也未能实现。^o^^o^

当然当然,由于我们从未做过这些练习,这甚至也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理念不符,所以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你想放弃,随时可以,那一定是你生活中还没有你做出这种转变的需要。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只是播下一颗种子,当你看到这篇文章,并稍有触动的时候,那这颗种子就种在了你心里,只是等着合适的时候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能做的,只是等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