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阳刚与阴柔没有高低之分《蒋勋说宋词》

2019-01-19  本文已影响14人  溪水潺潺3660

今天我们身处的环境中也许可以感觉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可是我们感受它们的心境没有了。如果一个人处在生命的紧张或者恐慌中,处在对功利的焦虑或者期待中,他会看不见雾,看不见月,看不见雾在楼台上的弥漫,也看不见月在津渡上徘徊。

大家知道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非常受苏轼的赏识。后来苏轼被下放到南方,他们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苏轼常常会得罪当朝,一得罪当朝他的门生或者朋友往往一起被贬,秦观也总是被牵连。苏轼的贬官下放常常变成他挑战自己豁达的一个方式,越贬越看到他的豪迈,越看到他生命的宽阔。可毕竟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如此,秦观有时就会让人感到他很哀怨,没做什么,却老被贬官,只是因为和苏东坡较为亲近。所以他的作品里面有一种幽怨,那种幽怨你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它是“雾失楼台”,为什么是“月迷津渡”。在他词句的意境当中,你会觉得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在迷失的状态,可对于迷失他又不像苏东坡那样有大的愤怒或者大的激情,他常常只是低低的哀叹。这低低的哀叹被苏轼看到了,就批评秦观,说怎么几个月不见,你就学起柳永来了,意思是说他有一点忸怩作态了。

也许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像我,个性上是倾向苏辛的,倾向于诗词豪迈和阳刚的部分。可是如果我们今天很公正地从美学本身来讲,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究竟哪一个超过哪一个,是无法判定的。我们的生命有时会有一种大时代的辽阔,要去发出大的声音,可有的时候生活里面只是小小的事件,只能令人发出一种低微的眷恋和徘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