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随笔诗中国传统文化

大暑随思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94人  曦微w行走在路上
图片源自网络

《大暑随思》

明日晴空又骄阳,此刻安心唤清风。

田野浮影似炉火,云际闪电雨时行。

丹鸟熠飞腐草泪,润土烦溽秋气生。

孤灯照壁无长物,繁木绿荫入心灵。

图片源自网络

注:暑者,热也。大暑即大热是也。我国古代典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图片源自网络

大暑的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旱、涝、风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图片源自网络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腐草为萤意思是指大暑时节萤火虫卵孵化且多从腐草堆中飞出,所以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土润溽暑是说大暑时候天气往往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雨时行则是说,此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正是这样的大雨使暑湿开始减弱,天气逐渐向立秋过渡。

图片源自网络

古代文人对于大暑这样的极端天气也多有感受,既表达了一种无奈,也看到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品读古诗词的热情中获得些许的清凉。本篇辑录部分古代文人关于大暑的诗词,以共同感受之。

图片源自网络

附录:关于大暑节气的古诗词

一、《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 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注:1.暮,音mù,作莫解。2.偃蹇,音yǎn jiǎn,作骄傲、傲慢解。

图片源自网络

二、《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图片源自网络

三、《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注:1.褰,音qiān,撩,揭起衣服、帐子等。2.帻,音zé,古代一种头巾。

图片源自网络

四、《登殊亭作》

  唐•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注:溟,音míng,海。

图片源自网络

五、《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注:蜩螗,音tiáo táng,蝉的别名。

图片源自网络

六、《安静堂书事》

  宋•蔡襄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注:嫪,音lào,作爱惜、留恋解。

图片源自网络

七、《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图片源自网络

八、《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宋•杜子是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注:嘐,音jiāo,嘐嘐,鸡叫声。

图片源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