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课】按图索骥,精准定位用户的需求
研究用户画像,是为了精准定位用户,按图索骥,找到我们想要服务的用户。每个用户和群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或鲜明的集体人格,只有抓住了这个要点,我们做产品才能有的放失。
第一套用户画像:羊和草地
如果把产品比喻成一片草地,草地是什么品种,采取了什么样的养护方式,长得是否茂盛,营养是否丰富,这都会成为是否能够吸引一只又一只的羊的重要因素。
如果来了一只羊,在草地上玩得很好,吃得很饱,从生物性的情绪来讲,饥饿感和内心得到满足,主要是物质上的满足,显然这个羊就会持续的在草地上生活下去。
如果来了一只羊,在草地上吃了两口,扭头便走了,再也不来了,说明我们的草地对羊没有吸引力,如果很多只羊都产生了类似的情况,那就说明我们的场地确实有问题的。
如果第一只羊能生存下来,就会召集更多相同的羊,来这个草地上生活,繁衍后代,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直到草地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生活的羊群越来越多,每一个羊群就会形成一个部落,部落会形成一个领头羊,领头羊的观念和行为会对整个羊群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抓住领头羊也就抓住了关键。
羊群越来越多,自然就会被另一种攻击性动物狼的注意,想办法吃羊,主人采取的方式就会把羊圈起来,防止羊被狼吃掉。当然,如果狼非要想吃羊,也是可以的,一种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一种是付出金钱的代价。
这样,草地,羊,领头羊,羊群,狼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掉。各自之间如果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随着规模的扩大,自然就会成长为规模巨大的产品和公司。
草地是我们的产品,是我们的资源,无论是羊群还是狼群,都是我们的用户,是我们获得收益的重要方式。
在产品推广的初期,第一只羊非常关键。只有满足了第一羊的需求,产品才具备推广的条件。如果第一只羊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说明产品是有缺陷的,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如果非要推广,带来的负面效应非常明显。
当产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领头羊就变得非常关键。领头羊的出现代表了自组织的开始,会产生强大的网络协同效应。
评估一个产品或一家公司的网络像有多大,最简单的评估方式就是可以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领头羊。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
为什么给第二组画像起个名字叫大明,买东西一定要买个明明白白。
这个类型的用户对个人的需求非常明确,一个是自己要什么,再一个是价格是多少,这是大明用户,关注的最重要的两个点。
而且具备一定的技能,想各种办法来收集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搜索和比价格,想尽一切办法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行为是主动的,并非被动的。
互联网早期的用户都是此类的用户。
大明用户不会依赖于某个网站,不会过多关注自己不想要的产品,买完自己需要的产品之后就会离开,缺少忠诚度。
第三套用户画像:笨笨
顾名思义,笨笨内心有大概的需求,但是不知道自己想买什么,在什么地方买,买什么样的款式,以什么价格卖,一笔糊涂账。
在一个平台上东摇摇,西逛逛,原来想买的东西没有买到,却买个其他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类用户没有清晰的产品需求,对最后的结果看得很淡。
当然,如果确定了要买什么,笨笨用户就会转化为大明用户。
第四套用户画像:小闲
小闲,听这名字就知道拥有大量闲散的时间,不知道如何去打发。从内心来讲,没有什么实际的消费需求,只是为了消耗无聊的时间。
刷刷微信的朋友圈,刷刷抖音,刷头条,这都是小闲生活的场景。
小娴用户在各个场景之中,是为了消遣娱乐的,不是来购物消费的。因此,在任何平台,包括腾讯,如果突然之间出现了消费的场景,与其内心的期望和需求是相悖的。
这些用户如果向游戏,娱乐,视频等方向转化,效果会非常好。但是,如果向购物消费方向转化,转化率就非常的低。
为什么不对?因为场景不对。有了现实的消费的场,却缺少与用户之间的活动,更缺少内心层次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