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 | 牢记一个比喻,彻底改善亲子关系、家校关系
毫不夸张地说,《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书,是一套救人的书——有那么多孩子,倒在幼小衔接这道坎上。
一个孩子,一旦在入学第一年,被认为笨,傻,比他人差,就很难翻身。
就算侥幸翻身,也必然需要格外大的力量。
所以,《新教育的一年级》,不仅是让教师能够从中学到教学技艺,更加重要的是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读,父母就会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会不知不觉自我教育,三方都对明天充满希望。
希望。希望。
人,之所以活下来,之所以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仍然活下来,就是因为:在死亡来临前的一秒,仍然存在希望。
所以,前两天“向往草原”的留言,让我特别感慨:“作为一名家长,我也知道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只是,有时我们有事想给老师打个电话,要么打通了没人接,要么接了说打错了。是的,你休息我是不该打扰,我知道。只是我寒心的是,做教育的都这么冷漠了,我还敢奢望什么?”
我特别想献出一个关于道德的永恒比喻,献给我所有的同胞——
一个鸡蛋,从内向外打破,是一只小鸡。那是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接下去不可预测的奇迹。
同样一个鸡蛋,从外向内打破,那不是生命。那是一滩蛋清蛋黄,最多可以做个摊鸡蛋煎鸡蛋。
伙伴们,我渴望你们永远记住上面这个比喻。
这就是中国现阶段德育症结之所在。
圣贤之德、基本道德不分。私德、公德不分。
结果,我们本来都真诚地认为,绝大多数人是好人善人(圣贤,公德私德皆出众),结果总是对世界失望,觉得别人也不怎么样。就这样,一颗热乎乎的心,很快就冷了。
我们的这种希望,其实就是从外向内,去打破一个鸡蛋——我们这样要求他人,他人就只能做个摊鸡蛋煎鸡蛋。
所以,不是真的没有希望,而是希望寄托在何处,才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真诚地认为并且坚定地执行“我要做好人善人”,这样要求自己,就是从内心萌生的愿望,从内向外打破鸡蛋。
这种希望,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原动力,让我们成长的一路,都向着阳光。
这样的道理,可以推己及人,到一切人身上。
比如,父母在和老师交往时,万万不可因为“教师”这一职业,就寄予超出凡人的期待。
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以孔子、以《论语》为象征的儒家文化,穿越时代纵横数千年。
但是,那是圣贤之德,是需要教师自己主动从内心去追寻的,绝对不可以作为基本道德、职业道德,成为外在对教师的要求。一旦这样要求任何老师,都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的压力。
尊重老师,应该把对方作为凡人来尊重——老师有专业知识,也会犯错,有心情愉悦时,也有烦躁不安时。
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正常和对方交往,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才不会失望。
才会一直保有希望。
比如,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万万不可因为“儿女”这一身份,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对方身上。
儿女是什么?儿女是陪伴父母的人。
茫茫人海,漠漠人生,有这样一个或几个温暖的、柔弱的、甜美的生命,伴随着你,依恋着你,和你结缘大半生,共同前行,彼此真挚地关怀。
这就是儿女的全部意义所在。
不是养儿防老。不是子承父业。
所有自己希望做的事,统统都应该自己去做。如果儿女也真的想做,那么,应该感恩儿女的参与,而不应该把自己的任何要求,压到儿女的肩头。
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发力,打破自己的蛋壳,挣脱生命的束缚,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让你骄傲的孩子。
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就会勤奋而愉快。实现了目标自然开心,没有实现?没什么大不了,活着,想做,就再来一次。这样一次又一次,不知不觉,自然就强大了。
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就会逐渐从容平和,而且是越来越从容平和。不会对身边的人挑三拣四,身边的人对自己会有积极正面的反馈,即使是错误的反馈,也不太会伤到自己的心。
就这样,我们就能够让自身形成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温暖的正向循环,从而逐渐营造出一个这样的小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朋友,还是团队。
以上,是我用这8年时光总结的刻骨铭心之语。
希望让我们用智慧爱创造生活,把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希望。
亲爱的伙伴,我知道,做到不容易。所以,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