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终身学习思维风暴

【成长装备】掌握精通四层次法

2016-07-28  本文已影响460人  进化杂志

作者/易仁永澄 编辑/怪咖娜娜 美编/碧落

一、“掌握精通四层次法”模型

首先看模型的左边,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实践、经过检验并依然通用的思考模型构建的层次体系结构。“道术器用”这四个字,有人说出自《道德经》,这一点我并不认同。我并没有见到《道德经》里有相关的内容,查了很久也不知道它到底出自何处,所以索性就叫“道术器用四层次”吧。

那这个模型为何叫“掌握精通四层次法”,这还是需要解释一下的。在成人学习理论中,有个六级掌握水平的理论描述,大约意思是,我们掌握一个领域的理论或者能力,按照从浅到深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道/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为了便于对照,我们通常将分析、评估这两个层次称之为掌握;创造这个层次称之为精通。所以,整个方法论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要在一个领域掌握并达到精通,至少要从“道术器用”这四个层次来考虑。我们来具体看看这四个层次都要考虑什么?

(一)道

道,是无法描述的。“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的时候就不是那个样子了。从对道的这种理解和解读上,可以演绎出三个主要内容:理念、规律、目的。对于这三者之间的综合描述,可以理解为对某一个方法论、领域、体系的道的阐述。分别来说说都是什么:

(二)术

我们常说的技术、艺术都有个术字,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方法。所谓的方法,指的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步骤、途径、手段。通常,我们都会把方法用在“解决某问题”的目的上。所以,展开来说,单个问题会包含这样的元素:场景范围、问题描述、具体方法、应用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讲方法的话,一定要考虑讲到这四点。

在最小化的问题上,通常用一个方法就搞定了,体现不出流程的价值;而如果出现了多个问题、问题集合或者系统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出现优先关系的排序问题,那么,流程自然而然就会出现。通常的问题都不会是最小单体问题,所以一般的问题都会有流程对应。说到流程,基本上就是三种常见结构:顺序流程、选择流程、循环流程。另外,除了这三种流程结构外,还经常会有大流程包含小流程的情况,这个时候务必要考虑分层标准,如果拥有结构性思维的能力那就最棒了!这个部分的知识可以通过学习面向对象的编程来学习(感谢大一的计算机老师,教授C和C#,虽然我不会编程,但是却帮我建立了这个概念)。

在术中,除了单体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的流程,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列表。流程中的每一个节点,凡是涉及到两个要点就会形成列表(大家最熟悉的列表表现形式就是清单)。列表是方法中最常见的要素。不夸张地说,掌握列表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自己掌握精通方法的可能。

(三)器

《易经》中有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什么叫“形而下”,就是具体、实际存在的。在“精通掌握四层次法”中,我们可以将器理解成工具。要落地任何一种方法,都必须要依靠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层次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太多要说的,但是还是有四点要提一下:

(四)用

用,是践行过程和结果,所以通常可以用案例将其整体涵盖。案例具有启发和参考的作用。如果用另外一个思路来套用的话,我们可以使用“知行合一”模型:道术器是知的层次,而用是行的层次。张五常先生在讲思考方法的时候,就特别指出了案例的价值。他说:“例子远胜符号。”对于新人来说,案例要比理论更加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已经有了经验的人来说,小心这里也有一个陷阱,那就是类比陷阱。类比是可以用来理解的,这是一个弱逻辑,千万不要因为知道了几个案例,就说懂得方法甚至是懂得道,要知道:任何理论上的自洽都是有边界的。

二、关于该模型的其他思考

(一)如何更掌握、如何更精通

有了这个模型之后,就可以按照这样一条原则去强化,那就是:明道、优术、利器、践行。很多人做企业的时候也会在前后各加一条,叫做:顺势、合众。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掌握和精通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这就涉及到要不要精通的问题,那么把握趋势就是很重要的能力!把握趋势是一个人视野的体现,这是靠积累和高标准的追求来实现的。而合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那是更容易实现的事情了,社会化学习+分布式网络+节点密度,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限的惊喜!

(二)注意考虑系统化

在我们掌握了某一个理论的整体之后,要考虑的事情是将其打包成一个黑盒子,也就是成为一个系统。成为系统之后,视野必然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关注系统内部流程拉升至关注输入和输出。这种状态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状态:考虑资源的调配和组合,形成更大的系统来达成更大的愿景和目标。

(三)模型的形状

这个模型用了个梯形来表达两个含义:

(四)这是一个模型,用来思考的模型

模型,都是思考的器,有了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思考。器的上方有术,所以模型可以跨界使用,比如说:这个模型现在只是给出了内容范围,我们可以应用在产品设计上,这个时候考虑的就是表现形式了,那么在道的层面可能就是故事、书籍、视频,在术的层面就是清单、工具包、讲师/学生手册、二维码对应的移动网站等;我们还可以考虑不同的标准,在不同层面按照标准高低进行设定来对应新人或者达人,那么整个产品设计就会呈现巨大的弹性。这样思考下去,一个生硬呆板的东西就会变得弹性十足、表现形式丰富了。这点对于成长大行家群的伙伴意义非凡!

此外,除了思考外,还可以用在判断上。比如说,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掌握和精通某一领域,只需要看看他对内容范围、道术器用、标准弹性的把握就可见一斑。

(五)尝试造句

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进行造句:基于XXX理念,按照XXX规律,借助XXX工具并使用XXX方法,最终达成XXX目的。当然也可以有一些变形,比如说:为了达成XXX目的……这样,至少会写文章的题头部分了。

本文源自幸福进化俱乐部《进·化》杂志第1604期
精心烹调成长干货大餐!期待您的投稿|简书投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