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成老板,也不是新鲜事
泥瓦匠成老板,看似逆袭,但在我们这儿,还是比较普通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有相当一批人,从一穷二白开始,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成老板的。
他们中有泥瓦匠、有木匠,当然还有普通的农民。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商机,各种市场,都敞开着大门,等待那些勇敢的人去闯关。
今天正好遇上这样一位老板,他以前就是一泥瓦匠,而今天已是专职做羊毛衫后整理的老板。(后整理其实有专职的名字,相当于用 柔软剂洗一次衣服,让衣服更柔滑,手感更佳)出于好奇,我就想着问问他,当初由泥瓦匠怎样变成现在的老板了呢?
问:“你以前是泥瓦匠,似乎与你的羊毛衫后整理,没一点关系,怎么会想到做这个行业呢?”
答:“那时我是泥瓦匠,走村串户的,看到的东西比较多。那时候正是羊毛衫兴起的时候,所以刚开始是做羊毛衫的,不是现在的后整理。”
问:“那后来为什么羊毛衫不做了,改做后整理了呢?”
答:“做羊毛衫,起伏较大,如果你做得好,那就可能发了,能赚上很多。但一旦生意不好,亏本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改行呢?因为那时家庭做羊毛衫比较多,单个家庭做后处理不划算,所以我就考虑,办一个后道处理的厂,专职做后整理的生意,于是就这样做起来了,而且生意比较 稳定,只要有人做羊毛衫,就必须要有后整理,除非是自己做。”
我又问:“哦,原来如此。那你从一位泥瓦匠开始办厂,起步阶段肯定遇到不少困难吧。”
他却笑着说:“所有的困难,与做泥瓦匠相比,不值一提。泥瓦匠,冬天寒风凛冽,夏天酷暑难耐,风吹得着,雨淋得到,烈日当然也晒得着了,还有比这苦吗?”
我说:“这倒也是,有句话叫不嫁泥水工,要嫁木工。木工干活基本在房子里的,相对比泥瓦工要好些,所以嫁姑娘要嫁木工。可能正因你有这样的心态,这些年来兢兢业业地干着自己的事,到现在,已积累了相当的资产。不像有些后整理厂,早已关门或转行了。”
“是的,有好些与我同时办的厂,关停转行的都有。而我觉得,像我这样做做,赚点小钱,已经蛮好了,也不想再去捣鼓其他东西了。”他回答道。
“你经营的好,主要是你勤奋的结果。厂子也在你的手里,由原来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颇具规模,已相当不错了。”我说。
他却回道:“我发展还是慢的,这也与我魄力的大小有关。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但胆子却特别大。我还好,还识几个字,有些不识字的,刚开始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人,到现在也有做得大的。我是属于知足常乐型,不像其他人,闯劲很大。不是那个据说是卖豆腐的,现在他的企业已上市了,成巨头了。”
说完,他又笑笑,还调侃了另一老板,说那个老刚开始连名字都不会写,但有些单子一定要签他的名,他没办法,只好按自己名字的笔划,画了上去。 那时真好笑啊,真的不是写上去的,是画上去的。
这可能就是一个时代,当时你只要敢去闯、敢去做,站到了那个风口上,那么成功可能与你真得很近。
我又接着问他:“听说,几年前你儿子买了七八十万 的车子,当时你非常生气。觉得花这么多的钱,买一车子,根本没必要,是一种奢侈行为,也觉得不太尊重你的劳动。而现在,你的车子也是这个价了,是不是想法有了变化?”
他又呵呵一笑,说:“那时买幢房子才多少钱,而且我当时开得那辆车,小几十万,也相当好了,所以当时我很生气,就怕他成纨绔啊。想不到啊,汽车时代来的这么快,我的也更新换代了,换了辆好车。”
他说的那句“想不到”,我倒印象深刻。是的,这汽车时代来得太快。以前连骑辆自行车都觉得奢侈的年代,谁能想得到,过不了几年,竟然已是汽车时代了。
齐帆齐书评课第7篇,1420字 累计887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