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人生】21世纪所需要的技能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了《教育新视野:释放技术潜能》(New Visions of Education: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报告,该报告将21世纪所需的技能分为3类。
• 基础素养(Foundational literacies):它使学生能够在处理日常任务时应用相关核心技能,包括传统读写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素养、金融素养、文化素养和公民素养。
• 能力素质(Competencies):它将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挑战,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以及沟通和协作。
• 性格特征(Character qualities):它将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应对他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包括好奇心、积极性、毅力、适应性、领导力,以及社会和文化意识。
伯尼·特里林(Bernie Trilling)和查尔斯·菲德尔(Charles Fadel)在2009年合著出版的《教育大未来:我们需要的关键能力》(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在很多地方都被引用过。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的关键能力与上述报告中的略有不同。与世界经济论坛一致的是,两位作者也将他们提出的21世纪关键技能分为3类。
• 学习与创新技能(Learning and innovation skills),即学习共同创造,包括“知识技能彩虹图”、学习如何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沟通和协作,以及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 数字素养技能(Digital literacy skills),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素养。
• 职业与生活技能(Career and life skills),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积极性和自我指导、社会和跨文化互动能力、生产效率和当责感,以及领导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