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灸,你知道多少?(一)

2022-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女人如水

艾灸,是灸法的一种,是用将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点燃后产生的热能刺激人体相关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人体经气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的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灸法的应用起源于旧石器时代。那个时期随着人类对火的掌握,人们发现不但可以凭借火来躲避猛兽的侵袭、烤熟食物、抵御严寒,还可以把燃着的树木灸于患病处来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实施灸法所用的材料也不断地优选出来,人们发现在使用过的各种施灸材料中,尤属艾叶熏灸的效果最为显著,所以后来逐渐多选用艾叶来代替其它材料来实施灸疗了。

我们的先辈在使用艾灸调病养生的历史进程中,也不断总结出艾灸的禁忌症以及实施艾灸前后必须要注意的诸多事项,这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都是今天的你我在准备做艾灸之前务必要知悉的。

艾灸禁忌症:

1、禁灸病症

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一般不宜施灸。另外,患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至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2、禁忌人群

(1)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2)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3)急性扭伤48小时内禁灸;

(4)孕妇禁灸。

空腹、过劳、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艾灸。大汗淋漓、妇女经期之际施灸(治大出血例外)。

3、禁灸部位

1)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关节活动处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脓、溃烂,不宜愈合。

3)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潜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睾丸等处均不宜直接施灸。可变通用间接温灸法。

4、禁忌时间

晚上11点以后。晚11点以后阳气还阴,艾灸属于阳气。 此时艾灸会使阳不入阴,引发致失眠、烦躁、余热不能排出体外,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和发烧。

5、气候环境

在极端天气,包括严寒、酷暑、沙漠地段等干燥环境,以及狂风暴雨、强台风或强降雨,有雷电时尽量避免进行艾灸。极端天气会影响患者情绪,造成气血紊乱,强行进行艾灸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某些不良反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