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NO.29:过期,不作废

2018-07-20  本文已影响15人  圳确买房丁先生

看着经过扫描仪扫描之后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照片,已经翻过的大学美好时光好像又活了一样,颗颗粒粒幻化在我眼前,我就像是喝了整整一斤的二锅头一样头晕眼花。

3月之初,在梁老师和吴老师的一再蛊惑下,我翻出了藏在书架顶端落了些灰尘的老凤凰胶片机(它之前的命运就是个文艺范儿的道具)。吴老师的是尼康F90,梁老师的更加经典,是尼康的FM2,我的有点拿不出手,凤凰的F858。老凤凰是当年凤凰仿宾得造的,镜头都和宾得通用。两位大师拉上我去拍摄的时候我都还没来得及去买胶片,不过梁老师是慷慨的人,他掏出一卷藏在冰箱里的过期的公元,说,“来,随便玩玩儿,找找感觉,如果可以,最好还是换个尼康,这样你的镜头就可以通用了。”

于是某个周六的下午,在梁老师的带领下,我,小谢,夏志瑜,王长志,高洁等几个摄影发烧友齐聚市民中心——图书馆、书城。活动中心人山人海,是拍人文和人像的好地方。老凤凰装上胶卷之后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只是因为没有加装电池的原因,相机无法测光。可苦了我,在拍摄之前先用D700测光,然后将曝光参数设定在老凤凰上。这还不算什么,和老凤凰相比,尼康绝对是高科技的结晶,而我也早已习惯了它的51点自动对焦系统——问题就在这儿,老凤凰的是手动裂像对焦,作为一个资深近视眼,那种苦闷,你懂的了。

一下午,大家走走停停,我实验性的拍摄了广场边上的小摊小贩,带着孩子游玩的家长,演唱的歌手,当然还是可爱的摄友们。一卷胶片堪堪用完,在回片的时候因为操作失误曝光了几张底片,不过大体无损。吴老师知道我胶片拍完了,介绍我到华强北一家冲洗店去定影。谁知道因为出差什么的杂七杂八的原因,直到昨天我才去店里拿回了底片,怀着忐忑的心情看着这些照片逐渐显现,心里想,如果不行,就老老实实用回D700,别再丢人现眼。因为已经下班了,我只扫描了一张,总体效果感觉还行。片子泛黄,有很明显的颗粒感,照片四角有失色,不知道是药水的原因还是胶片的原因,曝光总体说得过去,聚焦尚算清晰,除了照片内容本身不出彩之外,总体可以给个60分吧。

回到家之后,我又翻出我的老凤凰,用手细细的擦掉机身上的灰尘,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台相机的生产年龄应该比我还大了,这是我的第一台相机,它的故事久远如同隔着轻纱的远山。02年入学,我们在03年的时候才上摄影实操课,老师把我们57个人分成若干组,一个组借一台相机,就是凤凰的F858。胶卷自己买,作业定期交。当时穷,只买了一卷8块钱的乐凯黑白,只是当时对光圈、曝光时间、感光度、光比的关系理解不深,一卷胶片成功的没几张。我记得同寝室的漆洁拍摄了一组花卉,是彩色的,深得老师喜爱,还在班上跟我们讲解过。自那以后,同学们都纷纷买了卡片机,坚守单反的几乎没有。不过小赖子和我们当时教摄影的老师小云妹关系很好,毕业的时候小云妹送了一台凤凰的F858给小赖子和飞飞留作纪念。毕业之后同学们多数留在电视台,留在报社的多做了文字编辑,偏偏我做了杂志的采编,算是班上少数几个和摄影打交道的人之一。后来搬到唐窝里,小赖子、奥马尔等几个铁杆经常聚会,机缘巧合,那台F858小赖子又转赠给了我,被我留存至今。(后来这台相机和胶卷被我转赠给了另一个爱摄影的后辈同事)

相机在我手中颠来倒去,就像往事在我脑海里上下翻滚一样。相机是过期的相机,胶片是过期的胶片,只是他们永远不会作废,就像当年我们深埋心中的理想,只要你自己不嫌弃,永远可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