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如何说第四次课——标签
觉得自己不太会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听完课后才发现所谓“贴标签”不是你没有说出口就没有贴了,而是在你的心里是否有对孩子的评价,例如认为当当不够努力,认为丁丁反应迟钝,接收能力差,这些在平时的相处中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而这些评价多数出于我自身的焦虑,一如我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感触最深的点还是在于罗森塔尔效应,原来上课时听到这个实验我接收到的信息是暗示的力量。如今再听到,站在为人母的立场上想到的首先是:我传递给孩子的是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是否对他充满了期待,相信他的未来一定会是幸福的?我有那种看着孩子怎样都喜欢,怎样都满意,怎样都不会焦虑吗?说实话是没有的。我会看到很多孩子的缺点和问题,亦如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和缺点。这是我的功课:如何爱自己,放下焦虑!
另外在技巧方面,对我有益的几个方面:
面对当当输棋后心态差发脾气我可以做的是:1.平时和他下输时告诉他:我以为能赢你的,输了真不好受,我也想赢啊,不过还是要输得起,祝贺你!(握手)2.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虽然难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大度一点。(表达期望时感觉像是没有接纳他的感受,有点困惑)
当当与弟弟相处:1.当他对弟弟好好说话解决问题时我可以说:我喜欢你这种与弟弟交流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又没有责怪弟弟。2.动手时: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气。用嘴巴告诉他而不是用手。
记住孩子的特别时刻:
1.细心,会照顾人:每次雨天出门都是当当提醒我走路要小心,别踩到“地雷”;骑自行车时叮嘱我别骑太快,有次我摔跤,他一晚上问了十几次还疼吗?
2.记性好:小时候一起和当当听故事,通常两三遍下来,儿子已经能背下来了,我却还差很远。这学期背唐诗也一样,孩子的记忆速度远远快于我。
3.爱惜东西:小时候每次出门带的玩具水杯最后我们都忘记了,当当还记得。
4.会想办法:弟弟不想吃饭时,当当和弟弟假装玩垃圾车的游戏,让弟弟把饭吃完了。
5.做事专心有毅力:幼儿园中班时我们去新加坡买回来的乐高飞机,是适合8岁以上孩子拼的,非常耗时,当当一下午大约三小时一直在拼,终于完成。
6.小暖男:每次到家丁丁冲出来接妈妈,先帮妈妈把包放到书房,然后过来拥抱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