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得意不宜再往
“得意不宜再往”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成功之后、得意之后要知足,不能贪得无厌、不断索取。无止境的做,最终一定会失败,一定会招来灾祸。
老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如果常常都得意,必定有一次大失意,一次的失意就可能使其永远不能翻身。
古人懂得这个道理,知道月亮到了十五圆满的时候,接着就要亏损,月满则亏。
水池满了它就会向外溢出来,水满则溢。古人是求缺,不求圆满,知道心中常有失意事,往往对自己自身修持有很大好处。
常常得意,必定最终会因为骄慢而失败。
曾国藩先生,他家里的房间叫做“求缺斋”,他求缺! 缺陷无所谓,缺陷是好事,他不求得意、不求圆满。
很早有个五星级上将,他每天向神、向上帝祈祷的时候,特别是为儿子祈祷的时候,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祈祷神降福于儿女,使儿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他是求神降多点苦难给自己的儿子、多点挫折给他的儿子,使他的儿子在苦难、在挫折当中能够更快的成长,得到更多的智慧。
一般人往往都是只求得意,害怕失意,而越害怕失意就越易失意,愈求得意,最后愈得不到得意。
在股票市场投资的股民,往往都是因犯了这条而损失惨重。买了一个股票之后,挣了一点,他就觉得很欢喜,接着愈买愈多,价格升上一点,又有向下降的时候,他就想到应该会很快回升的,结果继续向下降,他就不舍得卖,一直到赔本为止,他都不舍得卖,觉得一定会回升,最后一直降到套牢你,损失惨重。这就是犯了这条,“得意不宜再往”,挣了一点就收手。
(套牢,套牢是指进行股票交易时所遭遇的交易风险。有两种解释。第一,例如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上涨,但在买进后股价却一直呈下跌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多头套牢。第二,相反,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下跌,将所有股票放空卖出,但股价却一直上涨,这种套牢现象称为空头套牢)
这种心理是赌徒心理,进了赌场里,为什么赌徒绝大多数最后输得精光,甚至有倾家荡产、有跳楼自杀的。
因为就是这种贪心不能够制止,不能够知足,所以自己是被自己的贪念害了。
目前,贪婪的人很多。无论是官场上的,还是赌场上的。下场,远远的比卖股票的人更残忍。
有人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人说贪心不足蛇吞象。估计这个故事。没有形成文字流传下来,是口头流传演变而不是同。也许是某一个地方有不同的说法。
总之,有许多版本。想来大家都是知道的。在这里,就不把那些版本一一搬出来。试想蛇得到了人的搭救。蛇有灵性,一定会报恩的。可是为什么要把恩人给吞了呢?估计蛇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这样做的。
朱柏庐先生教导人们“得意不宜再往。”也就是说。得意的背后,可想而知。
道义上讲,劳动了,得劳动果实。要明白,哪有“取之不尽”的道理呢。够用就行。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既然,不能够长生,何必多次“得意”呢?
老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也用不着为他们创造“用之不竭”的财富。
关于“贪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有必要与大家共鸣一下。古代典故和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一种说法是:蛇的贪婪——蛇吞象;一种说法是:是:人的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
无需鉴别真伪,都是比喻贪心不足,不得好下场,这句话教育人们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
常言道:“知足长乐”当然这句话用在事业上,学业上是消极的,不对的,而在克制私欲和贪心上,则是有其可取之处。
总之,大家应该活的轻松些、安全些还是好。“私欲和贪心”风险很大。有可能使其更早的去见阎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