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只能拼命 才能在城市中不像个“局外人”
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卖麻辣烫的老板娘高霞,为了筹钱给父亲治病当起了北漂一族。
或许为了生存,她每天囿于麻辣烫的几方土地,甚至在北京呆上数年,也没有机会去天安门看升国旗或去故宫游览一番。
[if !supportLists]一天,[endif]隔壁烧烤摊的王大奇和她表白,希望她留下来。
可高霞拒绝了他。她说:“一个人,连生存都有问题,你跟我来谈爱情,太奢侈了。在北京,我们这种人不配拥有爱情。”
其实,在生活中,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有无数个“高霞”。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打工者。他们出身农村,没权没钱,甚至十几岁就前往大城市打工谋生。
尽管他们拼命赚钱,却也只能挤在十几平米或者几平米的地下室,拼了命的想要过上正常而平凡的一生。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对只能挤在狭小出租屋里的他们来说太奢侈了。
一
之前看到过一个姑娘的故事。
姑娘来自农村,她第一次去大城市是因为考上了大学。
但都市越繁华,她显得越渺小。
她说,室友第一次见到我说:“我第一眼看到你,还以为哪个难民营跑出来的呢。”
姑娘1岁时没有妈妈,爸爸靠种地、捡垃圾卖废品为生。
她自称是垃圾堆里的女孩,从来没有人跟她玩,都嫌弃她脏,她家破,嘲笑她没有妈妈,嘲笑她爸爸总是打她。
到读书之后,虽然成绩很好,很聪明,很可爱,但是却没有男生愿意透过她丑陋的外表,去了解她善良的内心。
在最渴望爱的年龄没有被爱,或许,在她心里一直有一道坎:“又丑又穷的垃圾堆里的女孩,没资格喜欢别人,更别奢望有人会喜欢我。”
二
毕业之后,她努力赚钱。因为她有一颗强烈想要改变现状的野心。
在工作累工资高和工作相对轻松但工资低这两道选择题中,她选择了前者。只要遇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她都会立马换掉。于是,她的工资越来越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但她从曾后悔。因为仅用两年时间,她就还清了十几万的债务。
与钱袋一起变大的还有她的勇气和野心。
当拥有了平凡人的生活之后,她想要自己更加出众,于是她学习穿搭、化妆,还去割了双眼皮。俨然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如今,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别人都羡慕她现在的生活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成功背后,冒着青筋咬牙切齿努力的样子,当然更不会有人知道她被被奚落和瞧不起时,她内心的疼痛。
三
虽然不是人人的生活都这般惨淡,但为了生活奔波的人实在太多了。
他们不像上文中的女孩一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很多中年人,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不止是养活自己,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责任”二字让他们的肩膀变得沉甸甸的。
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里闯荡。
每年春节时,候鸟迁徙一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回家过年。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在异乡为了生存奔波。
他们的付出也有了一些回报。有的人用几十年的青春换来了村庄里、镇上或者当地小县城的一套小房子。甚至有的还有了人生中第一辆车,这些他们最开始闯荡时,完全不敢想象的东西都“如约而至”。他们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
但这一切的牺牲太大了。
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小孩。
在小孩一去不复返的童年里,父母永远缺席。在老人日渐稀薄的岁月里,儿孙绕膝只是奢望。就连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引以为傲的房子也只有过年的几天才有几分烟火气,平日里都安静得可怕。
四
一次,我去学校采访,活动开始前我就早早地到了。
当时很多老师、学生都在为活动做准备:或换服装、或准备“道具”、或相互讨论,一切都热闹极了。
但远远地,我注意到操场上有一个佝偻的老人,挑了很多凳子,或许是物品太重,压弯了扁担,也压弯了他的腰。
他一直重复着把凳子从远处挑来,又折回身去挑下一批。在热闹的校园中,在温暖的冬日下,他显得那么单薄和孤单,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更没有人愿意上前和他说一句话。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有点控制不住想要流泪。
或许是我把他们想得太过悲凉,也许他们沉浸在工作的乐趣之中。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主动和他聊了几句。方才得知,老人是退休后,来学校当起了门卫,工资不高,但工作也算轻松,于是学校有活动时,他们就承担起了部分工作……
活动快开始了,我走向了热闹的“表演区”,而老人默默地退出了“舞台”,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他们就安静地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正如他们在村庄里安静的房子一样。没人注意,也没人问起。
但这种安静里却蕴藏着可怕的力量。
因为正是有了他们这群人的付出,才有了城市的现代与繁华。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除了可以给我点赞、留言、转发外,还可以长按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