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不识字一百贝正翔语

临帖寻真荡回音

2020-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思无邪盛唐气象

   

【蒋老师】简书上榜文章《耐心地听》

改开至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足,人得思想便随着仓廪足识礼仪这句古训,向精神层面寻求。

在此当中,信奉宗教,也开始象特殊时期在原野上追逐挖掘那些充饥裹腹的野菜一样,逐渐多了起来。

今天品读了蒋老师在简书上榜文章《耐心地听》描摹的那位事无巨细贴贴不休的教民农妇、还有教民阿青阿姨分别与农妇和蒋老师的问教对白,就是对宗教生活场景的真实对白。从阿青阿姨为农妇的耐心解答之中,充分体现了阿青阿姨异于农妇,真诚修习皈依宗教者,对于教义的体悟无不展示出她它们的修养和教品。通过生活的梵行,尤其体现着宗教的真义。

任何的宗教,只要属于正教,其教义不过是由慈悲恕道、善行博爱和因果轮回这几个字的微言大义组合而成。

宗教是政治,是人间的祥和,是三九严寒里的春意,是一颗良善纯净的菩提。

宗教,就是一方制作静美宝函内的一颗夜明珠。宝函是夜明珠的外在,无论宝函制作如何精致考究,最有价值的还是那颗夜明珠。

人与宗教的追求也是如此,宗教通过它的核心教义来推行它的思想价值。若信众长期纠结于它的外在形式,我只能说:所宗者舍本逐末,不得其要。买椟还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最近,看过蒋老师的几篇文章,一篇《只要懂得拐弯儿》一篇《受到委屈沉住气》。都是以这种主题加附录的形式展现。

这种写法,我的初步感受,蒋老师一直想通过这种方式,在虚与实,新与旧、舍与得之间寻找着一种对比、尝试一种意象思想的激荡。让自己的思想和健笔总能分别跳耀在两个天地。

也许我的这种感知不太准确?无论我体会感知的是否正确,蒋老师的文风,或是带沐浴着生活的阳光,或是带着人间烟火的浓浓气息,向你迎面而来。总是让人感到,生趣盎然,春风拂面。朴实无华,真情满满,就象老师附录里《感觉温暖》里边关于晒场的

描述:“晒场,每一张脸孔,每一片阳光,都给了我最真实的温暖,每一座柴垛,每一粒稻谷,都给了我最原始的生命,那些叫做筋骨血肉活生生的东西。那些叫做返朴归真、心如止水的东西”。

“因此,我生命的稻穗才日渐变得丰盈和饱满”。

在老师梦的晒场里,我真切地聆听感受到了老师铿锵于原野的脚步,信仰追寻的赤诚,和胸怀肺腑真切的回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