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小戏骨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私以为,《红楼梦》一书中隐现的主线应是围绕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展开,主角光环自然不可能落到刘姥姥头上。而致敬87版红楼梦的该剧《小戏骨之刘姥姥进大观园》竟然大胆地讲主角光环赐予了刘姥姥,使该电视剧有了更明确的主线及更独特的视角。
《红楼梦》一书情节繁多,中心情节不够突出,这也正是许多人耳闻红楼梦之大名却拿起书读不过七八回的缘故。上一章和下一章之间往往没有紧密联系,得统筹全书才方明白曹公设计剧情之妙,即使读者认为红楼梦情节错综复杂,甚至摸不着头脑,但是读到最后,会幡然醒悟何为百川归海。
也正因此,选红楼梦拍电视剧,本身风险就大。按照原著为剧本老老实实演,势必不足以吊胃口。这如何比得上情节紧凑人物分明的电视剧呢?确实有男生说,无论是电视剧版还是原著的《红楼梦》,他都会看着看着打瞌睡。但是今年这部剧,却意外地好看,意外地让人目不离屏。
缘故便是该剧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主要事件,并无过多旁支情节,且又照顾到贾府兴衰以及林宝二人的爱情。九集电视剧集集精彩,而从第二集“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开始就切入正题,刘姥姥的身影一直活跃到第九集,可见编剧是下了功夫,既面临翻拍经典的压力,又要 让观众对自己这部剧有所印象,而不是停留在COPY的概念上。
该剧紧密围绕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起因 过程 结果 再结果而展开。看剧时我认为第一集林黛玉进贾府不过是为刘姥姥进大观园做铺垫而已,林宝二人秘而不宣的心事也不过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桃色陪衬。剧中的故事层次轻重分明,对得起剧名《刘姥姥进大观园》。
另外,不能将这部剧等同于缩小版的87版《红楼梦》。它分明是截取了其中一个片段,再加上整个红楼梦的大背景而拍摄的,更适合现代观众看剧节奏的新时代的红楼梦剧场版之一。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中心指导思想下,薛宝钗没有结局 薛蟠 香菱没有现身 经典情节如王熙凤料理丧事没有出现,都是再自然不过的。
再说说刘姥姥这人。她是一个设计绝妙的综合对比体。贾府至富至贵,她家至穷;贾府公子小姐们至高雅,她至粗俗(好个食量大如牛);妙玉至桀骜,她至能放下自尊;卖巧儿的舅舅至没人性,她至知恩图报(有十万人民币的贾府给了她两三千,只有几十块人民币的刘姥姥掏了全部赎巧儿)。
由如此一个看上去和贾府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带上观众去那大观园走上一遭,真是极好的现实与浪漫的结合,忧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与无忧无虑生活的碰撞,高雅和粗俗的相融。大多数人可能更像刘姥姥,属于平民阶层。由她带着观众的视野去看那贵族生活,不仅拉低了观赏经典的门槛,而且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世界上存在着的触目惊心的对比,而这种对比又非水火不相容,还能相辅相成。我打赌,曹雪芹的矛盾辩证法学得不错。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反应,和我看书时阅读到贾府之奢侈时是同样的惊叹。在曹公手中,她是从外部去剖开贾府上流社会的一把手术刀(比喻物化了,没找到更合适的,请见谅。),她身上有观众的好奇,观众的疑问。她是观众的眼睛,在大观园里跌跌撞撞眼花缭乱。曹公设置了刘姥姥这角色,还设定她游玩大观园,也算别出心裁。他可以选择单向展示给读者大观园的风俗人情(可能单向展示像说明文太古板就被舍弃了),却最终在书上画了这么一个和大观园良好互动的刘姥姥。她承担了插科打诨的角色,是全书里最知贫道乐的人。耍贫嘴的凤姐最后得靠姥姥拯救巧儿。这是否在暗示曹公价值取向天平的倾斜方?
个人非常欣赏刘姥姥。她艰难的命运不是自己能决定的,然而活通透了也不算枉来世间一遭。虽家贫,仍知乐;自黑功底一流,好玩最重要;既能放下老脸去要钱,又能追着马车赎巧儿。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在我看来,她虽然大字不识一个,确是最懂得在何种生存情况下该何种生活的人,不矫情不硬骨头,却不会向生活低头,所以舌头比牙齿更长命,所以她活过了贾母。
虽然该剧模仿87年的妆容布景,但也有自己拍摄编排的创新之处。能克服老版红楼梦情节散漫和人物庞杂这两大缺点已是不易,原著党表示服气。小演员们的演技惊艳到我,好期待他们快点长大演点我这个老人喜欢看的剧,什么青春偶像剧古装剧啊。已经被演黛玉和宝钗的小仙女圈粉,她们一定是上辈子我的花童,不然怎么如此好看。可是这部剧也有失望之处,宝玉的扮相还不够“灵”,晴雯理应是丫头里最漂亮最妖艳的。
不过,作为一个看重内涵美的有内涵的人,表示忽略这些细节,打算重温第二次小戏骨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身为红迷,看到小戏骨这部剧的火爆甚是开心,看到更多人因为这部剧去翻阅红楼梦,我想曹公定很欣慰。
灿烂的七
2017.10.25晚 加蓬ACA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