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征文】综艺咖娱乐圈

综艺咖征文|没有了奇葩的《奇葩大会》,还值得看吗?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105人  翟桃子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奇葩大会》明显黯淡了些。

不管是节目的质量、话题的热度,还是收视率以及网上的评分,都下降了不少。但在老粉眼里,《奇葩大会》虽不是第一季那样的饕餮盛宴,但却是冬日里的一顿火锅,食材丰富,口味自选,暖胃暖心,值得回味。

现在的综艺市场,难得有《奇葩大会》这样的“大杂烩”,各种各样的人汇聚一堂,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交织碰撞。

中年油腻大叔、清爽文艺青年、才貌双修小鲜肉、离经叛道美萝莉……我们不一定赞同他们的观点,不一定经历那些特别的人生,但却可以看见自己或者自省。

关于择业

上周播出的节目,单口喜剧演员石老板现场演绎和父亲的对话,让许多80后、90后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石老板:我做喜剧演员,我真的很快乐。

父亲:快乐有什么用,根本就不赚钱。

石老板:我成立了公司,还融到资。

父亲:有钱有什么用,这样不稳定。

石老板:现在好几个节目找我,挺稳定的。

父亲:稳定有什么用,这样太辛苦。

石老板:我一点都不辛苦。

父亲:年轻人怎么可以不辛苦?

石老板的境遇可能是很多当代年轻人的写照。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好工作?父母显然和我们有着迥然不同的想法。他们习惯于用自己过往的经历和经验去教导子女应该如何做,给子女们预设好人生。

但石老板用喜剧的方式告诉大家:给子女最大的财富,其实是选择的自由。

关于输赢

第二期节目里,“街球鳌拜”吴悠分享了自己战胜心魔的故事。

成名后,这个好胜心爆棚的篮球少年因为害怕输球得了投球恐惧症,总会在最后的时刻将球传给队友,自己却不愿意承担责任,直到有一天看见飞人乔丹的一句话“你能够承受所有失败的时候,将是你主宰比赛的时刻”,他的心结才被打开。

回忆那些迷失的日子,吴悠之所以不敢投关键的一球,是因为当时没有想如何去赢,而是执迷于怕输,“这个球如果不进怎么办,我该如何面对大家”,全部的心思都在担心输球丢面子,却不去想自己如何才能投进这个球。

实际上,想赢和怕输是不一样的。

放下怕输的执念,聚焦于去赢,提高球技,稳定心态,与自己和解后的他,虽过而立之年,依旧保持了满满的少年感。即便已经到了退役年龄,却没有感受到他篮球生命的终止,相反,他的心为街头篮球不断注入热情。

幕后采访中,他送给观众一句话:输不可怕,怕才可怕。

关于梦想

这一季的《奇葩大会》虽然没有了为《奇葩说》选人的任务,但优秀的选手还是会得到导演组的橄榄枝。

国家博物馆的网红讲解员河森堡就是这样的幸运儿。节目中,他从容淡定、侃侃而谈,幽默风趣、有理有据地讲解了“人类是什么时候才可以穿衣服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纵观上下五千年”让全场叹服,但将节目推向高潮的却是他坦陈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在加勒比海上有一艘豪华游轮,自己穿着大裤衩坐在阳光椅上,左手抚摸着宠物花豹,右手向天上撒钞票。

在这个舞台,庸俗没什么大不了,真诚才显得可爱。

况且,就像罗振宇所说,合法挣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即便实现不了自己阳光沙滩的梦想,河森堡也直言: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大家改变对讲解员的认知。

以前,我们在电影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台词:小明,你要好好读书哦,将来去当医生或是律师。

因为大家尊重医生和律师。

河森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未来的影视剧中可以出现这样的台词:小明,你要好好读书哦,将来去博物馆做讲解员。 

梦想没有高低贵贱,但总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关于人生

上周的节目,高晓松、马东的朋友冯唐空降舞台,和“马晓康”组合机智问答,讲述他与写作不得不说的故事。

70后的冯唐说自己有效的时间只剩几千天,以前,面对人生的那些妄念——那些挥之不去、但又必须依靠别人才能实现的念头,他会纠结无比。

现在,他会去一趟医院、去一趟重症监护室,当看到有些人能正常呼吸、能正常吃口东西就已经很幸福的时候,便不在纠结;或者去一次墓地,看一看有什么样的人已经躺在这里,想象他们当时纠结的那些事情还是不是事情,妄念便也挥之即去。

节目中,冯唐坦言不想做所谓的完美好人,只想做一个好玩的人,年近半百,不求太多金钱利益,只求“渡人、渡己”。

如他所言,人生很大一部分事情归根到底就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一句希望“和我相看两不厌、好玩的人虚度时光”道出了太多中年的心声。

第二季《奇葩大会》已经播到了第四集。

这个舞台,不一定口才好、台风赞、语言流畅、张弛有度才能获得满堂彩。有点内向害羞、不善交流,却真诚讲述自己故事的北大考古博士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哪怕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就没有白活”的焦虑症女生同样引起了全场的共鸣……

这也是很多人到《奇葩大会》做分享的原因。表达观点,彰显生活方式、生命态度,坦诚自己的欲望,直面自己的油腻,毕竟,我们希望自己特别、个性,同时又寻求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希望,每个人都接纳自己的天赋,也能够认知自己的残缺,听许多故事,过美丽人生。


综艺咖征文·你好,你收到一封综艺评委邀请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