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天下父母心
一个大一的学生,第一学年因获得学分不足必修学分的一半,原因是基础的薄弱加上大学过度贪玩不重视学业造成的,按照学生手册规定已经到退学地步,暑假和家长以及本人沟通过,家长会和学生一起过来沟通解决他的去向问题。这是一个惯用通行的做法。
坐飞机从遥远的云南赶来,大多数都是她一个人在和我说话,不断恳求不断希望给予学生继续重考的机会,学生很少说话,简单问了几句也没多说,家长说学生内向;
全程协调沟通学籍学业管理部门也是院系协调带着家长一个人在跑;
和两位书记沟通交流也是家长本人,因为她学生监护人和母亲;
甚至为此改签了飞机票和回家的车程,工作方面的耽搁更不必说了,也是因为学生;
当一度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一筹莫展时,因为学生手册明确规定,哪怕学院去写报告申请都作用甚微,哪怕家长几度奔波求助于领导办公室门口都无济于事,等着站着无助的望着,甚至几度哽咽,眼眶泪水打转;
当问到家长和学生本人未来会干嘛如果不读书的时候,却也给不出一个看起来明朗的未来时的无助和彷徨;
......
这就是家长:一个人不辞辛苦的赶来沟通,一个人全程前前后后协调处理,一个人默默忍受承担无阻委屈,一个人为了自己孩子天下父母心......
有没有在那一刻觉得特别辛酸?
明明是大学生独立成年了可以承担接受很多的时候却偏偏需要父母去代替他承担?明明口口声声喊着长大喊着权利却忘了付出和义务?明明自己的错误和不对却没有勇气去承担和接受后果?明明挥霍游戏浮夸青春却忘了自己最基本的现实和现状?明明知道自己没有一太多优势和机会,却还幻想更多可能性而不脚踏实地的虚夸?一点都不酷,一点也不好玩,大学的学业一点都不简单和浅薄,只是很多人盯着那些合格的分数或者排名奖学金而忽视了好好掌握知识探究追寻的真谛和意义,失去了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和付出的精神,哪有那么多没用和有用的争论,学习是大学永远的本职和基础,当然当然这只是部分和少数,却也折射出中国式家长和学生成长的短板和不足。
龙应台说学习给人更多选择自由和过自己想过生活的权利,但更多的学习是给自己和家人更多尊严和自立自强的基石的可能性,在你还不那么强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