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这么做了”
人往往总是会想象得到时候的喜悦,却很少想象失去后的痛苦
1,可能得到的收益和难以承受的风险
前几天搬了新住处,正好考虑要不要挂蚊帐,我评估了一下天花板的粉刷,可能难以承受蚊帐的重量。
女友说上一个住处都能挂,这一个应该也可以。
正是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说,情况不一样,上一个墙粘坏了就坏了
毕竟很简陋,而这一个粘坏了就会破坏整体的装饰
到时候还要把天花板粘一边壁纸
是我不想挂蚊帐吗?
不是,是我无法承受挂蚊帐粘下来一块天花板的视觉破坏感。
其实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盲目自信,在没做之前就开始想象成功后的场景。
而成功的想象又会加强自己的选择倾向,导致只能看见支持自己选择的信息,而看不见负面的证据。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是能听到这样的句式:
“你看那谁这么做不也成功了吗?”
而说出这种句式的人往往会掉链子。
因为说出这种话的人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却没有发现基础情况并不一样,结果也会因此差之千里
比如说不乏少数人说比尔盖茨辍学创业,自己也要辍学创业。
殊不知人家是富二代,创业不成功还能回去上学,何况外国大学还能保留学籍。
这要是换成没啥背景的人,创业不成功估计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但人们总是被幸运者偏差所影响,只看到了一将成名万骨枯中的一将
却没法看到无法说话的万骨枯
只看到了人家蚊帐挂上了又美观又好用
却没听说有的人把天花板粘坏又折腾粉刷天花板的故事
(前提是粉刷的代价远远高于挂蚊帐的收益,至少在我这是这样的)
心存侥幸永远都是做决定的大敌,而幸运不会一直降临在自己身上
2,谨慎的冒险带来稳扎稳打的收益
要说生活中的心存侥幸只是让人蒙受损失
那商业决定中的心存侥幸就会可能会让人倾家荡产了
今天偶然和大BOSS聊到金融相关的话题
他说道,金融行业的性质导致人很容易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钱来的快,去得也快
一次冒险就可能赚的堆金积玉,而一次心存侥幸就可能让人直接“进去”
商业是谨慎的冒险,是一次次失败也不会伤筋动骨的试错
而抱着心存侥幸,单纯的冒险是赌徒的行为
一次失败就意味着满盘皆输
所以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将单次博弈转变成重复博弈
远离一锤定生死的选择
通过无数次小的胜利与前进来逐渐积累大的优势
进而带来稳扎稳打的收益
就好像沃尔玛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急速生长才成为最屌的超市
而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稳扎稳打才获得如今的一切
自己就是自己的总经理,人生就是这家公司的存在时长
要谨慎的运营
写在最后
人生还很长,还有很多决定的机会
因一个错误的选择而失去了整个人生
这个生意显然不太值当
所以凡事多想后果,识别潜在的风险,做最差的情况预估总没错
这样就算掉链子了,心理也会有所准备
总不至于说出
“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