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我最重视内心能量的发展

2020-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杨一同学

我:蹦蹦,你过来。

(他挪过来)

我:这墙是怎么回事?

蹦:被刀划的。

我:谁用刀划的?

蹦:我。

我: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蹦:故意的。

我:那你明知道这样做不对,还是做了,是吗?

蹦:嗯……

我: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蹦:……我不知道

我:我来告诉你。第一,道歉。

蹦:对不起,妈妈。对不起,墙。

我:第二,拿扫把打扫干净。

(打扫干净)

我:你以后还会划墙、划桌子吗?

蹦:不会了。

我:为什么?

蹦:因为这样墙和桌子就坏了。

我:好,你记住了。抱一下吧。

(拥抱)

学龄前,我比较重视孩子内在能量的积蓄。

反省——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全面、深刻地承认“我错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例如夫妻之间很难对另一半认错,导致越来越僵。还以为自己很牛,其实你到底在干什么呢?长此以往,连基本的是非对错都判断不了了。如果孩子的认错轻飘飘,是因为这种认错根本没有触动灵魂。认错是进步的起点。

负责任——犯错的后果自己承担,他就会真正清楚犯错的代价,这种切肤之痛最是有效的约束。现在4岁,让他打扫一下,14岁还这样,让他自己买漆刷墙。

求知欲——蹦蹦现在特别爱问“为什么”,再烦也还是要耐着性子回答一下。这样他就习惯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答案,以后没人回答他了,他会自己回答自己。这就是求知欲。现在若被拒绝多了,他想发问的时候会默默说说一句“算了”。

耐挫力——玩具拼装失败、交朋友遇冷、想吃的不给买……可以不高兴,但时间不能太久,不能伤害别人。习惯了挫折后,人就学会豁达和幽默了。

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这种能力肯定不是一个被惯坏的、感受单一的孩子有的。没有同理心,生活中不了解自己,不理解别人;上学后作文写不深刻,做阅读读不懂作者。

想象力——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轻易说“错了”。

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思考能力的外在体现。如果他说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多问一个“为什么”,促使他深入思考。这会让自己和别人都更了解自己。

除了这些,还要专注力、观察力、……教育在路上,还有很多认识在不断地摸索、总结中。欢迎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