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这三点,让你的写作路更宽敞!
今日,鱼哥又分享了关于写作满满的干货。反复看了五遍后,我进行了提炼。
【学习总结】
每个写作者在创作时,语句是否通顺、优美,表述是否逻辑清晰,是所要面对的最直观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锤炼、组织文章语言,使之流畅、符合逻辑。
一、在词语上
为了能使文章更加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在词语的选择上要符合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1.达意,尽量让词语表达清楚所需要表达的意思。“推、敲”二字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诠释。
2.精简,最大程度的避免啰嗦。
3.个性化,用词的选择上更能展示写作者的个性和风格。
二、在句式上:
句式是文章写作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常见的句式有排比、比喻、也有复杂华丽的长句式和朴实、简练的短句式,这里没有定式也没有好坏之比,用多了自然就娴熟了。
三、在风格上: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调性。寻找适合自己文章的调性,将文章打上自己专属水印,如此你才能在写作造诣上有所突破。
学好这三点,让你的写作路更宽敞!【作业】
1、你最喜欢哪一位作者的风格/你最想要的写作风格,为什么?
2、方便推荐一本这位作者的书吗?
最近一直在看卢思浩,李尚龙这两位青年作家的作品《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和《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两位各有各的特点。卢的作品细腻,李的作品直爽。但两人都是写故事的高手!在故事里,不停表达他们自己的感悟。
再加上金句不断,使故事更加生动自然,意义更加深刻。
故事向来就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故事更被记牢,也传递的更远。
记得很清楚,在看《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里面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这篇文章时,我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他以花了两天时间来参加最好兄弟的婚礼为主轴,根据路上的空余时间去寻找和好兄弟的点滴。而后,卢思浩在写了关于好兄弟之间的总结:“友情更像是一种不需要常常惦记,但都保持着关心,不需要时常保持联系,但聊起天来感觉时间就像没走,不需要陪伴在身边,但有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到你身边的感情。”
“不需要任何回报,不需要任何道理这就是朋友。”
“我的朋友就这么多,不多不少,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幸福,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