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行
郑重声明:本文系掁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五一长假的前几天,好不容易有个假期的“豌豆”做好了去湖州的旅游攻略,在网上预订了酒店和车票。五月一号一早为娘我陪她搭上去湖州的动车。
经过了六个小时多的路程,终于到达湖州东站,时间已经七点多了,豌豆约的顺风车正好无缝链接。这孩子长大了,我这多年的私人导游终有所成,这孩子有条不紊,不紧不慢的规划好了旅途的一切。为娘的终于可以当个舒服的傻子,跟着孩子走了。
网约车又开了四十分钟到达南浔古镇的酒店。入住完毕,娘俩就去了南浔古镇观赏夜景。
因为去得晚了,正好游人也不多。我们先去了“小莲庄”以及“藏书楼”,都已经关门。路过“湖州四象”之一的张石铭故居,拍了一张夜景,然后稍微逛逛回酒店了。准备第二天继续深度游的两人在回酒店途中已经饥肠辘辘了,又因为太晚了,本来不吃晚饭的我不想拂了孩子的兴致,听说面条的量还挺大,所以就一起点了一碗当地有名的双浇面。爆鱼酥肉双拼,爆鱼鲜香,猪肉软烂,太好吃了。原本以为吃得太晚了,会睡不着,没想到一夜无事,倒也睡得香甜。虽然外头吵闹,房子隔音不好,一点都不打扰我与周公相邀。
第二天早上睡了个自然醒,豌豆上网找了一家酒店附近的面馆用早餐,面条是这里的特色,走遍江浙沪,最爱的就是爆鱼。所以又点了一份爆鱼面,吃得简直连汤都不剩。爱吃肉的豌豆选了大排干挑面,十分实惠。
吃完早饭,我们打车到了南浔古镇南门,首先去了“小莲庄”。小莲庄的主人是湖州“四象”之首的首富“刘镛”。据说经营“辑里湖丝”起家,后扩展至盐业,典当业,是晚清著名慈善家,实业家,财富积累至两千万两白银,是当时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他因仰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莲花庄”,因而花了将近四十年时间历经三代人建造了著名的“小莲庄”。

小莲庄内亭台楼阁,回廊九曲,古木参天,叠石成山,湖光山色,相互辉映。其中荷花池的面积有十亩,几乎占据了小莲庄面积的三分之一。周围亭台楼阁环绕,小桥流水。巍峨的御赐牌坊矗立在小莲庄的南侧入口,一面上刻“乐善好施”,一面上刻“钦旌节孝”。据说当年天灾严重,小莲庄的主人慷慨解囊三十万两白银救灾,清光绪帝遂御赐了刘家这块牌匾。小莲庄内还设有刘家家庙,这是不得了的荣耀,湖州号称“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的富豪中,只有四象之首的刘家能拥有家庙,由此当时小莲庄主人家世显赫可见一斑。
逛完了小莲庄,自然不能错过名闻遐迩号称古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藏书楼与小莲庄毗邻。藏书楼的主人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建成于清道光十一年。建筑面积1955平方米,是一栋平面呈“回”字形的二层楼房,由两进厅和厢房组成。中央是天井,十分宽敞,可以晾晒书籍。天井四周设有走廊,后进正厅为嘉业厅,正中高悬博仪皇帝御赐的“钦若嘉业”九龙金匾。
鼎盛时期的藏书楼藏书六十万卷,共十六、七万册,藏有大量的海内孤本和珍本。尤其以地方志最是丰富和全面,堪称地方的“百科全书”。然而到了1949年因战火等原因,几经沧桑,藏书楼的藏书仅存十万册左右。后来藏书楼的主人把它尽数捐赠给了浙江图书馆。
都说湖州一个城,不如南浔半个镇,果然名不虚传。可惜市区的景点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想拍个风景,镜头里却都是人,几欲举起相机又放下。颇为灰心,这便是我不愿在节日出游的原因,无奈豌豆只有节日才有空,不忍扫她的兴致,为娘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好在豌豆也有同感,于是娘俩商量着找个人少的地方去。于是豌豆上网搜索了一下,还真有,这不,就有了第二天的湖州荻港古镇之行。
荻港古镇相比于南浔古镇清静了许多,游人比较少,这正是我所希望的。那种人潮汹涌,感受的只是那些人头四处攒动所传递出来的热浪。让人无形增添了几多浮躁,看不清风景的真实面貌,感受不到那份大自然的灵气与能量。
荻港古镇是古运河边的一座小镇,运河上来自各地的货船穿梭来往,十分繁忙。多少年前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古运河依然在发挥余热。镇子里也有一条小河贯穿始终。也是江南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江南多古镇,比如嘉兴,同里,乌镇,西塘古镇景色都大同小异。荻港尤其显得小家碧玉,随手一拍皆是风景。小河边照样都有古旧的木制长廊可以坐着歇息。河面上散发着清凉,可以悠闲地坐在河边长廊喝杯咖啡,用些点心是十分惬意的享受。古镇居民在廊边作些当地可口的小糕点,赚些小钱,自得其乐,他们说说笑笑,十分开心。那样的生活状态着实让人羡慕。

五一期间古镇还免费开放了桑园,桑园在运河的另一边,运河上一座古石桥横跨两岸。站在桥上放眼运河两岸的白墙青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黑白线条纵横,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同时感受着运河的涛涛流水东去,真是一幅无比秀美丹青难绘的水墨画。过了桥,不出百步,便是成片成片的桑园,大部分的桑椹子已经成熟。瓜熟蒂落,地上落满了桑椹子,都被游人踩烂了实在可惜得很。
桑树下早已经来了许多游客,大多是带着孩子来的。我和豌豆甚至有来到当地农家乐的感觉。大家自由采摘桑椹子,不需要付钱,吃多少采多少。采桑椹的人们从这边树下,再钻到那边树下,不停地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断。他们之中有些人采了好几篮子,大概是家里人多的缘故,大家都收获满满,真是不一样的体验。
原以为只有桑园里有桑椹子。回到古镇漫步时竟发现经过的河边即长廊边也有桑树。怕是从前人们吃桑椹子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长出来的吧,豌豆惊喜极,开心极了。为娘我看着她颇为欣慰,总算没有白来,我想这便是旅行的意义吧,虽然累着却总能收获不一样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