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020-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朔方南浔

张严平先生答清华大学学生问时说,在他周围看见的许多真正的好记者都是一些很朴实、很踏实的人,甚至有些在交际场合中并不善于言谈。唯一一点不同的重要特质是善于思考。

纵观国内外知晓的数百位名记者,有些笔锋犀利者极为朴实,有些严肃报道者幽默风趣,于表面,名记者无异于其他记者,似普通的流水与门轴;于深层,其过人之处只因坚持的更多,专注的更多,付出的更多,他们的共同点,不外乎积累、情怀、原则和信仰。

现下新闻生态环境较过去发生巨大转变,也不乏明星记者蹿红网络,而他们是否还拥有前人具备的特性?他们坚守的原则和信仰与前人又有何不同?


一、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对名记者来说,丰富的积累是撰写好的报道的充分条件,积累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人脉及阅历,在积累的过程中培养新闻敏感,有了积累,才有创新和深入思考的余力。

知识积累是首要的。新闻记者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远离大众常识、晦涩难懂的领域更是,体验式报道、日常储备和案头工作缺一不可。

体验式报道在人物通讯中尤为重要。张严平将深入被采访者的内心比作寻找他们心中的篝火,她的积累在于体验被采访者的生活。撰写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报道人物王顺友性格木讷且不善汉语,她难以与其交流并得到有用信息,为理解人物,她上到四千多米的雪峰,走过一侧无防护的悬崖,在原始森林里搭帐篷,理解这位大山里的投递员;采访张云泉时,她到信访局一坐就是一天,亲身观察他的工作环境,直问他的真实想法。这种积累是一点一滴的,她道采访没有任何窍门,唯一的窍门就是下笨功夫。

新闻题材的创新也离不开日常的积累。解国记强调“为文但求一句新”,他的许多出彩报道也是源于日常生活,最经典的要数《寻觅吵架的》。该则报道反映了节前郑州的市场风貌,灵感却来自他孩子的作业——寻找吵架的人并记录神态,父子二人走遍多处未果,人与人间礼让友好,从而挖掘出临近春节报道的好题材,出挑于千篇一律的普通报道。

案头工作自是不必说,好的记者就是一位“素材大师”,能找、会用,深入浅出阐释所搜集的信息,报道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记者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名记者则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二、情怀:俯首甘为孺子牛

身为记者,就是要反映民情与国情,若是高高挂起,无感情地颂扬或者一味地批判,这样的报道势必是远离群众的。报道要贴近人民,就需要打动人心,名记者的报道往往让人读来深受感动,报道里未必有饱含情感的词句,却能将情感传递给读者,这背后是记者对人民、对国家的新闻情怀。

反映民情最重要的还是体验人民生活,我国众多名记者都在基层待过很长时间,有些跟过长征,上过战场,写出的报道真实鲜活,切中民生要害,受到了人民认可,才有了广泛的传播价值。

范敬宜的《莫把开头当“过头”》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产到户在农村的实行情况,对基层的深入调查有力反驳了认为生产队自主权过了头的声音。追忆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时,他依然强调“到基层寻找真理”这一点,“我们一切的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赞成、喜欢为归宿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最基层人民群众的想法”,他强调的另一点是“无私因有情”,写报道时将自己也代入其中,“在思想感情上不当旁观者,培养与国家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感情是必要的”,这也是他报道的初衷。

这种家国情怀换言之就是社会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担的道义是人民的权益。当前我国媒体界也强调增强国际舆论影响力,这在二十世纪末便有新闻工作者提出,当时通讯尚且不发达,国内新闻还未站稳脚跟,就有这样一批人专注于阅读、学习国外报道,尝试用英文报道回应国际上不实的声音,而坚持努力的动力就是对国家的热忱。

新闻记者免不了要谈些情怀,许多名记者经过数十年也仍坚信理想主义,这些名记者就如同老黄牛,辛勤地耕耘在民生土壤上,陪伴着群众的朝与夕,倾听着最真实的声音。


三、原则:咬定青山不放松

名记者有其坚守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在作为记者的专业性原则、坚守记者本分的原则和独立思考的原则。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强调的重点,也是名记者恪守的原则。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尚未传入中国时,中国的名记者们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报道方式,有些报道在当今看来是有缺陷的,在当时却是开创性的,许多名记者在谈话或者在回忆录里会提到自己报道中犯的错误,不规避且引以为戒,于日后报道针对问题不断修正。这样的原则是不能被放弃的,对比如今的“后真相时代”,我们的记者更应该学习名记者,流量固然重要,事实与真相也不应缺席。

记者本分的原则指的是记者面对行业中的诱惑和压力,要有自律性。揭黑报道中记者会在调查中触及许多黑暗面,一方为掩盖真相,会用金钱或地位拉拢记者,使其放弃报道,或为防止真相被公开,使用权力压制记者的调查,这则需要记者莫大的勇气,顶住诱惑和压力。新闻史上这类的名记者也不在少数,“水门事件”中《华盛顿邮报》的鲍勃及卡尔即是坚守原则的两位名记者。

记者可以获取许多信息,多方信息也代表不一样的观点,牵扯不同的利益,记者倾听各方声音的同时,也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忌人云亦云。名记者在处理信息方面也有过人之处,用事实讲述事实是一种,平衡报道呈现多方观点也是一种,巧妙处理素材,挑出新闻眼也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意义就在于会处理信息,能够挖掘到新闻题材最具价值的部分。

每一位名记者都有其不同的采访和报道特色,这也源于他们所遵循的原则有所不同,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必然是其独立思考的成果,也得益于其始终坚守原则,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信仰:不坠青云之志

各行各业都应有其信仰,有了标杆,才有前进的方向,记者也不例外。中外名记者都有各自的信仰,在这当中也有些许差别,西方新闻业奉行新闻专业主义,我国新闻业则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对西方名记者的报道,使用的评价词多为客观、理性,其所追求的新闻自由将新闻独立于其他权力,成为“第四种权力”,认为新闻不应服务于政党,所以在他们的报道中,我们常见批判色彩。

新闻专业主义传入中国时间较晚,且出于国情,我国新闻业更信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该观念强调新闻的党性及人民性,这也是国内众多新闻名篇情系群众的原因之一。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许多名记者强调的,范敬宜表态:“我们不反对新闻自由,只是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新闻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何平也认为:“如果我们的舆论导向不能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体现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潮流,恐怕就比较危险了。”自“导向祸福论”提出,坚守舆论阵地更成为我国新闻业的重中之重。

信奉观念无优劣之分,名记者的信仰也出于历史条件和自身偏好,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也可以写出卫报风格的文章,关键仍在于能否将其贯彻到底,做的经典,写的出彩。


五、当今名记者

随媒体商业化,社会娱乐化,当前也不乏名记者,更确切的说,是“记者明星化”,记者也可以同明星一样出现在热搜,成为娱乐视频素材,进入大众视野。他们有些因自身独特的报道风格闻名,有些人身上则有较浓厚的商业包装痕迹,这也使得记者明星化引发了许多争议。

朱广权和白岩松是因独特报道风格成名的记者,依托于自身较硬的专业素养,加之短小精悍又接地气的解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反观二人履历,毕业于高校,代表作有口皆碑,有观众基础,又得到一定的媒体宣传,这样的记者明星起到的正面作用远胜于负面。

经过一定包装而为大众熟知的记者也有,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就是一个典型,其也有独特的报道风格和新闻专业基础,同时也因影响力的扩大,她的观点也受到公众关注,最后因有失偏颇的转载评论为公众批评。

探究这些明星记者,大多数依然称得上名记者,受过系统的新闻专业教育、具有个人风格的报道、有信奉的准则、以自身方式贴近民众,这也是前人所具备的优良品格,记者明星化也能提升新闻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加强报道的影响力,新闻报道频频“出圈”,这是早期中国新闻业不具备的优势,也是当前媒体抓住大众需求的产物,但与此同时也应警惕过分包装,不论是普通记者还是明星记者,实事求是报道新闻都是记者的职责,因明星化而哗众取宠是不可取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学习、思考和批判,坚持原则和信仰是名记者之所以能成为名记者的原因,名记者行列虽有略微断层,也呈流水状绵延不绝。现下的“明星记者”凭借真才实学,不溺于流量,回归行业职责,也可以成为实打实的“名记者”,正如白岩松所说:“我们确实被明星化过,可是我们会慢慢回到原来的位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