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写作团101|逻辑格律(二)

2017-05-18  本文已影响4人  滴落先生

演绎法,是在归纳法的基础上面所诞生的。
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三段法“,就是逻辑学来源的基础。

全世界天鹅都是白色的。(大前提)
中国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小前提)
中国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

大前提,是通过归纳法得出的共同性质
小前提,是让定性分类后的事物符合大前提的范围。
最后,得出的子集必定成立。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言。
逻辑本身是依据纯数字推演开来的。
“大前提“的坚实性,是逻辑系统的基石。
那么,对于系统里面的“0”与“1”,便会有很大的分歧。
“太极生两仪”“两仪成四象”“四象成八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阴与阳”推演出来的“五行”
每一套系统里面都在为“0”“1”赋值,
可以是有无,存在,是否。

没有人规定数字必须是“10进制”的,这是阿拉伯人的定义数字的逻辑。
在数字电路里面,“2进制“与“16进制”是主流,代表了电路的逻辑与数字电路的编码。
甚至乎,没有人规定时间必须是“60进制“/毫秒级别又是“100进制。“

无论东西,逻辑本来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一部分,而逻辑本身又基于人对世界的反映。
人作为具有五感的动物,神经系统为我们打通了链接世界的链路,在我们的大脑中构建了
“世界的投射”。这个投射,难以说是全知或者没有扭曲的。
正如“逻辑本身对0与1的定义”?为什么对于所有的系统都会成立。
我们无从得知,所以在《人类简史》当中,我们基于共同想象体与世界投射的特性构建起来的逻辑理论,
整体人类的构造出来的大通道,也即科学理论本身,都是一种宗教。

没错,科学也是一种宗教。
我们都是诚信督信它的信徒。
正因为科学是符合我们认识世界,建立精确投射的最好方法。
所以,科学改造效率才首屈一指,它天然配合了我们对欲望的追求倾向,
对生产力重视,造就了科学的盛世。

但是,科学并不是毫无缺陷的。
首先,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对于“理论”总有一种全知信仰。
比如“地心说“/“阴阳理论”/“神创论”
特别是近代中国,基于战争失去后的空白几十年。
对于外来理论的接受度,近乎于痴迷。
实质,痴迷的是理论背后的“生产力”,
比如,对于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疑问的。
虽然,他给出了“生产力水平极大化”的理论预期,这对当时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假定。
因为,他的逻辑理论假设基础是“0=1”,即所有的初始值是相同的,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
所有“0”都可以趋近于“1”,但是,差异性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源,
是引起“0”运动至“1”的原因,如果这个动力没有了,那么还能够变成“1”么?

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假设的。
每每在媒体上输入与渲染上的文章,都在鼓吹一种理论,包装一种假说。
目的,其实都是在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与意见。
人们都于“理论”的默认值是“全知与绝对”
然而,基于逻辑结构来分析。
所有的理论基础都有坚实与软肋两层属性,
里面总是有各种缺陷与漏洞,也有时间沉淀下来的不变特性。

抛开“全知与绝对“,科学--本身就是“杂合子“。
将理论看成是“有条理的假说”,就会比较合适。
无认何种理论,都先看看他的假设是什么?先触碰一下基础,看看是否牢不可破。
比如,“物种起源”,看看里面提到的“万物同源”“自然选择”的理论。
是否可以有现实理论基础。再去想想这个假设有什么漏洞与特例。
抛开绝对与全知,才可以有看到问题的全貌。

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如何看待问题,是如何展开思考与分析实践的套路

重视理论与现实的相关性。
比如,数学与物理学与哲学,便是与世界的事实,有更多的强相关性。
比如,心理学与经济学,他们的反映世界的相关度,可能就是中到弱相关。
科学是建构在假说之上的。所以,更重要的是去学习强相关的学科。
虽然明知“瑜中有瑕“但”瑕不掩瑜”。
并不是说,强相关学科本身对知识的掌握何等重要,而是强相关学科里面的理论模型。
用来解释世界,自洽性更好,虽然有BUG,也必定存在BUG。
但是,对世界的反映性更好,说服力更强。
有了这些抓手,在不平坦的认识世界的路上,可以少遭受些无谓的坑洼。

逻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武器。
但并不是牢不可破,万试万灵的。
为你的逻辑系统引入对“特例”与”反向思维”敏感度。
对于「理论」背后隐含的“假说”前提保持警惕。
承认无知与相对,才能洞悉逻辑中的陷阱与诡辩之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