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2024-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随心随梦随风
在读季羡林先生的《心安既是归处》初识先生有趣。
读“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文章中有一段特别有趣。他看着端上桌子活生生的鱼,脑子里却想着鱼儿被吃时的最后陈述,鱼儿抱怨人类为了吃,对它们下的狠手,什么煎、炸、煮、炒、涮、烹、腌、烤、干烧,弄得鱼儿狼狈不堪,魂不守舍。他被鱼儿问的满头大汗,双腿发抖,心里打鼓。最后替鱼儿默祷:“鱼儿呀!你今生舍身饲人,广积阴德。涅槃之后,走入六道轮回,来生决不会再托生成鱼儿,而定是转生成人。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请你吃饭,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把你前生的同类活蹦乱跳地端到饭桌上来了。阿门,你安息吧。”
读“观天池”也有一段写梦幻中的水怪,天池中的水怪因没有让人发现自己而欢呼雀跃。他们白天悄悄的伏在深水中一动不动,看着观天池找水怪的人们失望的目光开心极了,晚上开趴体说着他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人和事,调侃着欢呼着庆功。
季老写这些时已有81岁高龄,真的是返老还童了吗?保持童趣也应该是老人家长寿的秘诀之一吧。我现在五十的年龄,没有童趣已不知多少年了,根本想不起来上一次和动植物说话是什么时候了。其实,我相信不止是我,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早早步入了老年,活得累。
相比较季老,我们是吃的差还是住的差?还是生活在动乱年代?怎么就活不出他老人家那种乐天派的状态?问题在哪儿?
我最害怕的就是懂得一切道理还是活不好这一生。
最后用老人家的话提醒自己:因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愿你历经沧桑,永葆天真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