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王小波
2017年7月19日
小说以文革时期为背景,描述弱小的知识分子如何备受歧视,在乡下受压迫,失去人身自由。小说讲述了被发配到乡下的知亲生活的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王二是一个是作者笔下的流氓,言行随意不羁,但他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在当时被压迫的环境下,他敢于反抗,不是一个服软的家伙,对于管自己的上级,有毙了他们的想法。同时,他也算是一个坦诚的家伙,虽然打着“敦大的友谊”的旗号,骗小说女主人公和他做那事,但他也敢承认。王小波笔下的这个“王二”,不像普通的知青,带着书香味和对生活的屈辱下乡。反而更像个叛逆的少年,想着怎么去反叛现状。
相对于王二,王小波笔下的陈清扬,描写得让我略感吃惊。作为一个女医生,一位有知识的女知青,因为王二“敦大的友谊”的幌子,而与他做那事。并且最后真正的爱上了王二。故事描写得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看的过程中我除了吃惊也有更多的迷惑。不了解那个环境,不了解当时环境下人的每个行为所反映出的个人的意志。也许是自己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书,对于他的思想很多都是不了解。
黄金时代,也许写的是这是王二和陈清扬的黄金时代。在最不好的年代,最好年龄的他们相遇了,谈了一场最不合时宜的恋爱。这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开始于打着幌子的友情,却是在友情的掩盖下实施性爱的实质,结束于王二和陈清扬的分离。所谓的小说的悲剧,在我自己看来,或许不是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而是他们在最悲惨的年代,相爱,却不曾说爱。再次遇见,却又不能一起。
我还是有点迷糊,迷糊为何明明新时代,两个当初在文革环境下互相关心对方的人,在许多年后再次遇见时,不选择在一起。大家评论王小波是一位诸多磨难的天才作家,是中国近半世纪磨难和荒谬的结晶,有着跨越时代的写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力,描写视角的多样化,江洋恣肆的笔触,唾弃历来写作传统的勇气及特色。但更重要的是他经历了许多苦难,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创作来源。看来,或许是有怎么样的经历才有会怎么样的人吧,苦难成就人才。
自己读得书还不够,懂得的道理还不甚多。读完《黄金时代》,除了了解这个悲伤故事,除了感受到王小波笔法的荒诞和叙事的不合常理,自己对于其所反应出来的想法还是比较模糊的。上网了解一下,看了别人的书评,得知小说反映出的是人性的自由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两个人在不对的时间相爱,注定对时代是一种突破和挑战,正是个人意识在压迫中的觉醒。
伟大的作品终有其伟大之处,第一遍阅读无法深得其意。但希望以后多读的书多了,理解更深得时候,再读一遍,看看第一次的感想,会有不同的感受。
书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