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究竟难不难?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思想决定高度

知识变现?那是什么?靠知识赚钱?

只要你算是脑力劳动者——哪怕不全是脑力劳动也可以——不就是在靠知识赚钱么。

老师给人上课算不算?医生给人看病算不算?

当程序员算不算?搞金融算不算?做律师算不算?

我老家亲戚认真学了科学畜牧知识,开养猪场年入几十万,这算不算知识变现?

难吗?虽然各行有各行的辛苦,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啊,很多人都做得到。

后来才明白,「知识变现」又是一个被互联网思维带起来的新名词,就跟他们把版权叫IP、把微信里的网页叫H5、把撞大运式创业叫风口上的猪一样。

它其实是网红经济的一部分,就是专指以知识为卖点的网红们如何积攒粉丝、靠人气赚钱。

搞清楚这一点,就明白知识变现难在哪里了。

难不是难在「变现」的过程上,只要有了人气,变现其实一点都不难。

写文打赏、开live、出书、办讲座、参加综艺、搞小范围核心粉丝圈、私人培训……这些早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手段了,比网红卖衣服面膜口红还熟练。

难就难在「怎样成为知识型网红」这件事上。

互联网把人们距离拉到无限近的同时,也构造了一个赢者通吃的世界。

传统的知识圈子里,清华的王教授和浙大的李教授是同行,学术水平相当、思维方式类似。

一般来说,两人带的学生、做的课题从数量和质量上很难出现绝对一边倒的优势,就算有差距也在同一级别。

但互联网的世界远比常见的二八原则更加极端,甚至时常有一个人吃肉,十个人喝汤,一万人对着空空的锅底犯傻的情况。

两个网红一旦人设重叠,很可能后来者完全没有立足之地——那边人更多、更热闹、更容易找到同好、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粉丝圈子文化。我为什么还要看你这边呢?

除非你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但大部分人只会邯郸学步。看张嘉佳红了就一窝蜂写鸡汤、罗振宇红了就赶紧去搞讲座、papi酱红了开始录搞笑视频、咪蒙红了连忙写文喷你身边的贱人……

你见过一个因为跟风而真正红起来的吗?

普通的网红都这么难当,何况是拿硬货专业知识这种天生不容易传播、不面向大众的东西当卖点呢?

现在能在网上持续火一段时间的人,大多有传媒、影视、新闻的背景,人家专业里就有吸引观众眼球这一条。

但作为一个专精某领域知识技能而不懂传播学技巧的人,单靠老老实实谈自己的知识红起来可太难了。

要红,首先要面向大众;

面向大众,等于要通俗,要有趣,要循循善诱,要懂得观众心理,安排爆点、笑点、为轻度读者安排的节奏感,为此甚至要放弃一些你习惯的严谨与准确……

这些事要么靠自己的领悟与摸索;要么就是自己仍然负责知识部分,把这些事交给专门的经纪人或团队才可以。

但一着不慎,可能被带进追流行、蹭热点、玩烂俗的沟里去——这种低水平的营销人员多着呢。

当你努力了很久,总算抓住机遇红起来了,又会被人质疑专业性,对追求大众化而不够严谨的地方进行各种挑刺甚至吹毛求疵。

知识型网红难就难在这里,比起颜值型、才艺型、段子型、观点型和百晓生型来,来自业内的质疑杀伤性更大。

当初如果吸引读者靠的是「不明觉厉」,除非他们成为了死忠粉,否则也会被「不明觉厉」的质疑吸引,从而怀疑并抛弃你。

抢占热点空白而爆红一下也不算难,想保持住实在是太难了。

要么是抓不住读者心理,慢慢被人抛弃淡忘,要么是得意忘形结果漏洞太多被撕得众叛亲离。

所以很多人就趁爆红这一会儿赶忙出书演讲,趁过气前先赚到一笔再说;

或者尽早聚集起一个小而忠诚的粉丝圈子,虽然人少,但每个人能为你支付更多;

几乎所有网红对自己在整个大众视野里一直红下去的能力都不抱信心啊。

所以说,知识变现这件事,说不难有不难的理由——只要有了名气想变现方法很多。

说难也有难的原因——出名本身就很难,尤其是怎么讲专业知识还能让普通人喜欢。

对于绝大部分看到「知识变现」成功者们名利双收的丰厚回报就开始心痒痒又有一定知识的人来说,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心态:到底是更适合靠传统方式靠知识赚钱好呢?还是值得试试借互联网来「变现」一次呢?

只是千万要记得,别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想红」上而丢了自己本行啊,那才是你真正的本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