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道科技石材天瑞地安

儿童英语学习如何与母语协调发展?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9人  情长不过时光丶

许多过度让孩子学英语的家长,往往有如下理由支撑他们这么做:

美国世尔国际少儿英语

1、关键期理论。认为孩子越早学越好,过了关键期就学不好了。实际上,目前比较公认的关键期是口音,而且口音未必需要很小讲的多好,因为这个能力可以延续到青春期。除了口音外的其他方面,大孩子、小孩子各有千秋,大孩子理解力更强,学习起来效率更高。小孩子更容易开口讲,压力不大。所以从扬长避短的角度,小时候进行一定的英语启蒙是需要的,但没有必要过度。

2、英语重要。英语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但不应该与母语相提并论。许多家长安排时间,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半斤八两。这明显属于过度。就从中学学习的角度,母语的高水平,直接受益的有八九个学科。

英语基本只是一个学科范围内受益。孰轻孰重?很多人的误区,是把母语学习等同于识字和阅读。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母语是多学科学习的工具,这个工具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3、小升初需要。典型的短视。而且是双重的短视。一方面,为了小升初牺牲母语是非常不值得的。因为前面提到母语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其次,现在小升初很容易改革,稍微一有变动,多年的努力就可能付之东流了。

在国内环境下,高水平英语的保持是非常难的,首先要有不错的智力天赋,其次往往要付出大笔金钱,第三时间的投入也是惊人的。有些教育机构经常夸耀自己的学生英语水平多高,但实际上秘诀只有两个。高昂的学费加上高额的时间付出,每周除了几个小时的课,在家里还要花一两个小时。这种巨量时间换来的一点点英语上的领先,说实话是得不偿失的。教育必须要从全局去考虑。你不是只应付小升初,也不是只应付两三个学科,你要面对的是八九个学科。除了学科之外,各项能力素质,人际交往,都是须臾难以离开强大的母语的。

4、抢跑需要。英语小时候先学好了,将来可以不怎么弄了,然后再弄其他学科。这个想法,首先就忽视了母语的基础作用。要说关键期,真正有关键期的倒是母语,这个母语倒不是说能否说话,而是依托于母语形成的心智习惯,表达习惯,思维习惯等,小时候都是黄金时期。

牺牲母语成就外语,然后补母语,这正好是把次序给弄颠倒了。英语晚一些倒没关系,七八岁,八九岁都可以。母语你要是八九岁重点抓,就已经是比较晚了。另外一点,外语不是囤书,买来放着,过几年再用。外语不经常用就会忘记。所以小时候学的越多,所需要付出的维护成本就越高。所以小时候学英语,少而精不失明智的选择。年纪大一些了,八九岁了,各学科有一定基础了,可以把英语当做一个学科来学习。适当提高学习的时间,从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

5、特长需要。随着现在英语学习越来越便捷。英语成为特长越来越难。真正有英语特长的,一定不是因为你小时候学英语了。抢跑了,一定是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我认识一个这方面有天赋的人,就是国内普通的环境,没有课外班,就看看普通的材料,英语口语写作都是一流,托福高中考640很轻松。

所以,真正的外语特长,一定不是抢跑抢出来的,而是有这方面的天赋。家长想当然,想通过抢跑给孩子弄一个优势,将来如何如何,往往是一厢情愿。我前面已经举过类似的例子,小时候英语特别好,大了就平平。这方面的例子很多。特长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特长一定要依托于自身的天赋和兴趣。靠家长带着孩子抢跑,就培养出特长,这是把特长培养,想的太容易了。

6、留学需要。留学往往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的事情。那个时候,外语的学习只能是越来越便捷。甚至现在已经有这方面的技术,你在这边讲汉语,直接同声翻译成英语,那边的人就懂了。未来这方面的技术会越来越发达。所以将来这一代孩子,学英语的环境会很轻松,应付留学需要的英语会越来越简单。

其实现在也不难。而且随着中国的日益发达,将来学生回国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定不是外语水平,而是真正的能力。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留学生的信息优势越来越消失,所以留学生的竞争力只能是越来越弱。把全部赌注押在留学上,现在已经不明智,何况是二十年后?

7、家长需要。很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家长自身英语水平不佳,哑巴英语。她对此特别惶恐,总觉得孩子千万别给耽误了。一定要从小就能开口云云。这是将个人的惶恐投射在孩子那里了。没有必要。这一代的孩子,学英语的条件会越来越好,不用过度担心。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另一方面的缺失,心智和思维习惯等。外语将来临时抱佛脚甚至都能应付,心智与思维习惯,想改变就不容易了,因为这些能力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化育。

以上从七个方面,谈了儿童过度学英语是不明智之举。那么,儿童学英语,应该如何与母语协调发展呢?

关键是分清楚主次。并且,真正知道母语的核心价值,并且懂得母语的价值不仅仅是识字阅读,还是一种基石,是孩子构建全面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基石。从短期看,是心智,思维,交流的基石,从长期看,是新高考九大学科的基石。我们都知道,地基越深越稳,楼才能盖得越高。所以对这个基石的重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英语在孩子的知识构架中,应该有一定的位置。但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应该是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比例。文学,音乐,艺术,科学,自然,地理,历史,数学,都是孩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英语学习,不应该过多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应该处于一个合适的比例。

有些家长展示孩子的书单,各种原版书堆的像小山,家长讲孩子读的有上百万字了。然后周围的家长一片赞叹。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狂热与过度。虽然这个家长讲,孩子也读了同样数量的中文读物。并强调做到了中英文的平衡。这种均衡,是对母语能力片面的理解。母语的基石作用,难道仅仅体现在阅读中吗?那八九个学科,难道只需要走马观花的阅读,就完成任务了吗?

对母语学习浅层次,单维度的理解,是这些家长走入误区的根本原因。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均衡发展,营养全面,不要轻易就讲我要培养孩子的特长。特长往往是依托于孩子自身天赋和兴趣的。一般你就正常培养,会非常突出的显露出来。那种花了巨量时间堆积起来的特长,不是真正的特长。将来也没有竞争力。

总之,孩子的教育规划,是一项需要高级思维能力的事情。切不可草率行事。儿童的英语学习,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就好。而孩子母语的培养,要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真正重视起来。我自己孩子3岁我就送到了美国世尔国际少儿英语孩子在那里学习的很开心。其实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很重要,大家要谨慎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