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脑笨盗
掩脑笨盗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老师说。
“什么成语呢?”小马问。
小羊在课堂上捣乱,揪女同学的辫子,被老师发现了。
“小羊,跟同学道歉,然后,认真听讲,学好了成语,准确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意思,今后的人生路,才能走得正,走得顺。”老师说。
小羊虽然向女同学道歉了,但是一脸坏笑的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定不改,下次还犯。
“老师,错误地理解成语的意思,人生路就走得歪,走得颠簸,是吗?”小马问。
“是的。现在,我来说一下,这个成语,叫掩耳盗铃。有同学,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老师问。
底下的同学们,都在摇头。
“好,现在,我来给大家说一下,讲一讲这个成语的故事,以及它的意思。”老师说。
同学们都在下面拍手鼓掌,大家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了。
就连调皮的小羊,也喜欢听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叫阿三,他很喜欢邻居家,大门口挂着的铃铛。于是,他动了坏心思,决定在没人的时候,把铃铛偷走。可是,铃铛一碰就会发出声音,就会被人知道,怎么办呢?接着,他又动了笨心思,他想,只要自己听不到铃铛的声音,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他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老师说。
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有些同学在认真听讲,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听讲。
小马就在认真听讲,他理解的掩耳盗铃,就是笨人干坏事,最后被人捉住并惩罚。
小羊就没有认真听讲,他甚至都记错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他记成了掩耳盗盗,他的理解,不仅跟阿三一样,甚至发扬光大。
小羊认为,阿三太笨了,既然捂住自己的耳朵,就可以偷乐器了,那还可以捂住嘴巴偷美食,捂住鼻子偷鲜花,捂住眼睛偷画等等。
更离谱的是,小羊认为,捂住自己的大脑,让自己不知道,就可以干一切自己想干的事情。
所以,从那以后,小羊不再认真学习,就是为了今后,能够掩脑偷盗。
在讲台上的老师,绝对没有想到,小羊对成语的理解,竟然是这样的。
掩耳盗铃,从一个劝人向善的成语,被错误地理解成,掩耳盗盗,甚至是掩脑盗盗。
多年后,小马和小羊,各自成为了自己村子的村长。
在两个村子之间,有一条河流。
小马村说,这条河,是自己的。
小羊村说,这条河,是自己的。
既然有争议,小马村就想着,找小羊村一起来商量一下,如何和平地解决这个问题。
哪知道,第二天小羊村的人,没有来开会,而是自己在村子里开会。
小羊作为村长,第一个发言。
小羊说:“咱们村子,举手表决,超过会议人数的一半,我们就单方面宣布,这条河流,是我们小羊村的。”
结果是,只有一个人,没有举起手。
这个没有举手的人,跟小羊是同学,就是当年被小羊揪头发的那个女同学。
小羊问:“小月,你为什么不举手?”
小月说:“小羊,那条河,还有一半,是小马村的呢!你现在这样做,就等于是偷,是掩耳盗铃。”
小羊一挥手:“我不知道什么是掩耳盗铃,我知道,我想要的,就要得到。掩耳盗铃,掩眼偷画,掩嘴偷食,掩鼻偷香。”
小月说:“你这样做,只会带来坏处,不会带来好处。”
小羊说:“没有坏处,只有好处。”
小月说:“难怪当年老师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对成语的理解,至关重要,正确的理解,能让人生路,走得正,走得顺;错误地理解,能让人生路,走得歪,走得不顺。”
小羊说:“哪里不顺了?我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怎么没有不顺啊?”
最后,小羊不顾及小马村的意见,单方面宣布,河流是自己村的。
此话一出,小马村自然反对,表示小羊村自己单方面的宣布,是无效的。
小马为了避免扩大冲突,提议可以请镇上的领导,来帮助两个村子,继续协商。
小羊却一点兴趣也没有。
作为老同学,小马却已经感觉到了浓重的火药味,小马对小羊说:“这样下去,两个村子的敌对情绪,会越来越大的,弄不好,会出现打架、伤亡,到时候就晚了。”
小羊觉得无所谓。
小马村的村民,在小马的劝导下,一再克制;小羊村的村民,在小羊的放纵下,得寸进尺。
结果,爆发冲突,两个村子都有人受伤。
后来,上级派人前来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全在小羊一人身上。
最终,小羊受到了重大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