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正确的生活方式么?如果有,请你教我一下
小时候,老师会在作业本上画上红色的勾,或叉;表示对,或错。父母会用愤怒,或喜悦;表达对,或错。而如今,对于生活的选择,似乎再没有人轻易地评价对,或错?
那么小时候的“对错”又何从而来?最初的河流文明产生了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生于斯,死于斯”。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熟悉的生存环境,熟悉的人情世故,那么所产生的社会经验世代相传,便成了文化。而这种文化渐渐成了判断行为“对错”一种标准。
在城市化的进程里,背井离乡,意味着老一辈的“经验”使不上劲,因为我们就连对门的邻居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和家里的亲戚也就保持着一年一见的频率。完全区别于祖辈们,听脚步声就知道谁来了;对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儿子生日都了如指掌。
那么他们所谓的“对错”似乎不如小时候对我们来说那么可信了。例如:男人一定要成家立业,女人必须相夫教子。这个时代,渐渐诞生着这个时代的生存经验和文化。比如,你没有一只智能手机,不会微信,玩不来王者荣耀,似乎就没有办法和别人产生联系。
过去以血缘作为依据以波纹状向外推开,来确定人和人的远近关系。而现在,以各自信奉的兴趣,爱好,价值观重新分类社群。或者以个人的影响力,金钱,地位,区分三六九等。物质的富余,也滋生了更多生存选择,丰富社会的多元化。于是,似乎真的很难信奉某一种文化,或者说经验,来判断“对错”。
现在的我们习惯于“向前看”,过去经验的不实用,更加坚定地使得我们看重“结果”。以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成为了一种常态。过去的经验,真的不管用了么?
不见得。我在台湾就遇到了一位自然农法的老师,他有六个孩子。孩子们并没有去学校参加学习,而是在家里学着四书五经。我很好奇他们与普通孩子的区别。在我和最大的姐姐沟通时,她的语言表达,和对事物的思考,判断能力,并不亚于同龄人,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对现世的看法。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当然,台湾的教育局每年会对他们做一次检测,如果不合格,就会要求家长送孩子去学校念书。如今,大女儿已经要面对高考了。我们模拟做了一次面试,她的反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家里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只有4岁。会躲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也会自己在地上爬来爬去。这是许多城里家长坚决不允许的。但是在她和兄弟姐妹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她并没有求助家长,而是独自面对。在我送她一盒糕点的时候,我原以为,她会自己先拿一个吃。没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能亲眼所见。她先去找了爸爸,再给妈妈,依次给哥哥姐姐,包括刚刚不小心惹她生气的小哥哥。
我回到乡野,已经一年多了。确实没有什么成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吹嘘的事业,甚至银行卡里都是负数。我也常常问自己:28岁,一无所有。没有金钱的保障,没有婚姻的依靠。算不算失败?每个月还不出房贷的那几天,我是动摇的。五年前,十年前,我从未设想过,28岁的我,会看起来如此惨淡?
当然,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农耕,这时代最底层的人,他们肤色黝黑,甚至有些驼背,他们满脸皱纹,带着谦卑。因为,似乎他们也认为自己不那么重要。但是有一个数据,必须告诉你,他们很重要。目前亚洲消费者(吃的人)与生产者(农民)的比例:台湾 95:5;日本 98:2;南韩 99:1。
在我亲生经历了一年四季的耕种与收获,信息的不对等,商业模式的层层剥削,生产者成了利润的最底层,还要承担自然灾害的风险。于是就产生了恶性循环,打激素,喷农药,增瓜灵,一系列危害健康的伟大发明,成了上一辈农民信奉不已的科学。最终买单的,是离土地越来越远的我们。最简单的,每个季节的时令蔬菜都很难有人回答上来。优越的姿态,被动地选择,自得其自然。
当我下地耕种,真正亲近土地的时候,从未有过的畏惧感油然而生。那种畏惧,仿佛置身独自一人漂浮在夜幕下的大海上,又如孤身一人伫立在夜色笼罩的森林中。现代文明社会的自豪,荡然无存。我们可以登上月球,使用一切智能化科技,但是我们始终无法摆脱对自然的索取,对食物的依赖。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在以平方乘以立方的速度在发展,自然而然分工越来越细化,就像一个单细胞生物逐渐进化成多细胞生物。然而整个社会变得牵一发而动全一身。例如08年的金融海啸。所以看似衣冠楚楚的社会金英,不如一亩三分地的农夫生存能力更强。
拥挤的人群中,我选择了逆向行走。小小个的我,在迎面接踵而来的人群中举步维艰。好心人和我说,你错了?当我吃完这顿,没下顿的时候,我也觉得我错了!我凭什么觉得我自己可以改变社会?我凭什么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能量,让匆忙的人们听一听脚步,回头看看?我快连自己都要养不活了!
“点点,我和你说,上次来小院住过以后回来,我真的有不一样。之前“节约用水”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口号。但是经历小院的用水,我才发现“水”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以前我会把停水前存储在浴缸的水直接“哗哗”的放掉,觉得没什么。但是现在,我都会把这些水利用起来!”这算不算改变?
这一年,自己点点滴滴在生活上的改变,有意识的将垃圾分类,将厨房的垃圾做成堆肥。每顿饭,都舍不得浪费,废品开始懂得循环利用,物质的欲望也渐渐减少。仰望星辰日月,感知四季变迁,与虫儿对话,与鸟儿对唱,与生灵万物共存。我明显感知到自然疼爱给了我无比强大的能量,让我无惧黑夜,茫然。
那你说
我到底是对了?
还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