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皇上是如何通过一场选秀操纵华妃命运的?

文/萝茉莉
前面写《甄嬛传》选秀,分别从皇上、太后、皇后的视角分析了同一个事件里,不同人的站位、诉求和行为逻辑。
今天还想再写写华妃。
看起来新小主进宫之前华妃是艳冠六宫又宠冠六宫的存在。不但人长得美无人能敌,还得了椒房之宠,独享皇上雨露(虽然这玩意也没啥好炫耀的),而且三个妃子中只有她有足以和皇后匹敌的协理六宫之权。
皇上登基,娘家年氏等于压对了宝,哥哥年羹尧在前朝封了肱骨之臣,一时风头无两,这个哥哥又是个宠妹狂魔,华妃这时候简直可以在宫里横着走。
但是,其实她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风光。

就连教甄嬛礼仪的芳若都明白,宫里只有三个正经主子:皇上、太后和皇后。华妃再得宠也不过是小主,称一声“娘娘”那是给面子而已。
最近写职场系列,从职场角度看,教甄嬛礼仪相当于新员工入职培训,也是第一次标准化“洗脑”,一般大厂入职时的培训内容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都可以讲的,都有一套标准化审定流程和话术,不然芳若怎么敢口出狂言得罪华妃。
况且芳若是谁,她是皇上身边的人。
能待在大领导身边非奸即精,一方面这种人讲话相当谨慎,绝不会乱讲;同时,她对外传达的东西很可能就是皇上授意想让外界知道的,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了最高领导的意思表示。
如果把大清国当成一个公司,华妃充其量是个总经理。
总经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就是这个企业实际上和她没什么关系,是拿着聘书干活的,今天让你干你就有权,明天不让你干只能拍拍屁股走人。
之前说皇后没有安全感,其实华妃比皇后还要没有安全感。
至少皇后混进了董事会,有太后这个实际出资人(皇上的妈,生了皇帝啊)加持,不会被随便踢出局,最后因为太后遗诏,皇上没有废后,可见这个力度不小。
华妃就没有这方面优势了,她是靠着皇上的宠爱过上好日子的。
所以她才会拼命证明,证明皇上爱她更多,证明她的存在感。

想要证明的动力越足够,用力就会越猛,难免会做出很多令人下头的举动。
第一次皇后找华妃洽谈选秀安排,华妃故意晚来。理由是什么呢,是自己陪皇上睡得晚了,起不来。这不过就是表示自己和皇上的关系更亲密,即便你是皇后又怎么样,皇上每天晚上都和我睡和我嗨皮……
放在职场,是典型的“狐假虎威”。
因为自己没有相当的实力击溃对方,仗着和领导的私人关系(不一定非要睡)才绕着弯子找心里平衡罢了。
皇后在意了吗?并没有。只不过用一个福子,一句秀女添丁便轻易驳了华妃的面子,戳破了她的假面。
实际上,真正内心强大、自信且有安全感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一丢丢小事。
真正在大事上有狠劲儿的人往往还会让渡一些小利给下属或者对手。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是起码的道理。
处处堵别人的路,劫别人的胡,最后会发现自己根本也没路可走,没钱可赚。


后来嫔妃觐见华妃还是故意晚来。
和颂芝聊天时竟然在意翊坤宫有个“坤”字,皇后住的景仁宫没有这个字。
皇上送给眉庄菊花,她因为这把宫里所有的菊花都搬走了,扬言再也不要看到这种花。
只能用这些小事来显示自己的特别和与众不同,现在看,是多么可怜啊!
她以为是嫔妃们怕了她,皇后奈何不了她,哪里知道这些芝麻绿豆的事人家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就说选秀这事儿吧,皇上不用说了想要谁就可以留下,太后关键时刻也有选人用人的权力,比如沈眉庄就是太后定的,皇后大事上基本算是太后一派的,间接也可以左右人员安排,包括后来平息年羹尧一事后,就是皇后做主让祺贵人进宫的。
但华妃是没有人事权的,谁能进宫她决定不了。
虽然她可以把甄嬛远远地安置在碎玉轩,可只要皇上喜欢,远有什么关系,或者挪宫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华妃浩浩荡荡劳心劳力地安排选秀大小事宜,看着风光无限,好像是皇上器重她,给她权力,实际上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看着秀女排着队地往宫里钻,坐在辇轿上的她只剩独自咽下的苦。
华妃的风光不过是外头撑起个花架子,而已。

从家族整体来看,年家不过是一时压对了宝,实现了阶级跃升,等于是暴发户,朝廷里并没有根基,和皇后太后这种传统满蒙贵族是不一样的。
前朝后宫本就同气连枝,某种意义上华妃或者说整个年家都是孤独的。
对新晋贵族势力来说,没有上来的底层会眼红,一副“为什么你上去了不是我”的态度;而传统的贵族也容不下,嫌他们碍事分了自己的红利,占了自己的茅坑。
为什么领导身边的人有那么多人分外眼红?传闲话的,揣测绯闻的,议论德不配位的……
所谓人红是非多,高处不胜寒。同样的道理。
因为没有旧势力的加持,他们才结交敦亲王,结果被皇上拿住把柄直接KO。


越看下来,越觉得《甄嬛传》里没什么幸福、快乐可言,尽是些可怜之人。
皇上总是追忆华妃当年入雍亲王府时候是多么明媚、活泼,时过境迁,又是谁“杀死”了那个女孩儿?
想华妃这么幸福家庭出来的女孩儿,小时候一定过得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能够骑马放纵,她的青葱岁月会否如同《步步惊心》中的敏敏格格一般,洒脱爽朗,喝酒唱歌,爹爹疼哥哥爱。
结果一入宫门,便陷入了塌方般的人生。
好庆幸,敏敏格格没有嫁给十三爷。
一个诗酒纵横的潇洒贵公子,未必是合格的二十四孝老公。
爱情是爱情,生活是生活,不必混为一谈。

不管华妃究竟是不是真的爱皇上爱四郎,还是爱富贵爱权力参与了一场豪赌……但明明不需要用一段爱情来治愈人生的女孩儿,却被一场婚姻毁掉了所有。
爱一个人,嫁一个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一种生活方式。
后来我发现,人力并不无穷,能改变的东西微乎其微,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去力挽狂澜,可最后被卷进去,只能身不由己,无法脱身。
别把婚姻当成拯救或者救赎,你不必去做谁的英雄,同时,也别急着去当生活的受害者。
今天看到网上一句话:“一定要狠下心来努力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厉害到有一天,你可以随时离开那些令你不舒服的圈子和人,让他们通通羡慕不已。”
新世纪的路有千万条,你可以守在一座房子里,等着谁回来吃你煮的粥,喝你熬的汤……也可以走出这座房子,去吹风淋雨,去日晒雪压……
唯有一条,但愿所有女孩子的结局都再不如华妃般,含恨地呐喊出:“四郎,你害的世兰好苦啊!”
至少是,离开你,我也可以。
还能更好,不是吗?
本文作者:萝茉莉。
80后野生写手,白天驰骋职场,晚上写字自娱,用心感受,真诚表达,恣意生活,从容变老。甄嬛传、知否剧评陆续更新,欢迎关注,陪你看剧浅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