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北京 唱北京 追梦北京 梦圆北京 旅行·在路上美食

首都北京的风土人情(三):舌尖上的北京

2017-10-20  本文已影响23人  岛上的雪

说到吃的,立马精神来了。写一篇舌尖上的北京,就好像重新又回味了一遍那几道美食,口水又要止不住大量分泌了。

我们去北京,把吃的也列为重要行程,必须留足时间慢慢享受。

第一站:涮羊肉

位于东直门内大街的“裕德孚老北京涮羊肉”是我们一早就在网上查好的店。听说他家老板的爷爷是“京城切涮羊肉片之鼻祖”于德龙老先生。就冲这名头,味道怎么也差不到哪儿去吧。

那天爬完长城回到市区已经将近七点,再晃晃悠悠到吃饭的地方已经八点半了。我们还担心人家营不营业了了,结果跑过去一看,还有五桌人在等位。我们心里想五桌很快的,一眨眼就到了,和大上海的等位四五十桌比起来那算个啥。

古色古香的门面

可是等了好久才出来两三桌,感觉不太对,进去瞄了一眼,乖乖,整个店里只有七桌!等到我们进去吃的时候,等了将近一个小时!

等位的时候,旁边坐了一北京大老爷们儿带着他女朋友一起来拔草。他跟小二闲聊说“全北京城的涮羊肉我都吃遍了,网上搜到你们家,特地来吃吃看。”看来吃货的嗅觉都是极其敏锐的。

他又问小二有啥推荐的?小二眉飞色舞地说:“咱家的黄瓜条那可是镇店之宝,每桌限量供应的。”我心里想:呸,这是什么黄瓜,这么妖孽。

后来看到菜单百度以后才知道黄瓜条是指:位于臀部(主要为半腱肌),沿臀股二头肌边缘分离出的净肉。

那就来一盘吧!

点了一盘小三岔和黄瓜条,吃不出啥区别,视觉上来看就是一个肥一点,一个瘦一点。赶紧涮起来。

第一口就发现这肉怎么那么绵软,入口即化,不会是我没涮熟吧?不会啊,已经没有血色了。再涮久一点,还是那么绵密柔软的口感。我那吃惯了硬肉的嘴,简直要感动哭。羊肉一点膻味都没有,配上秘制的酱料,绝对能征服吃货的味蕾。此处省略三分钟中华小当家式内流满面的效果。

毫不夸张的说,在上海从来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铜锅涮肉。虽然吃饭环境不是很高大上,但是味道绝对一流。直到我们吃完,已经快11点了,店里还有好几桌人正在战斗,真是厉害。

第二站:北京烤鸭

来北京怎么能不吃北京烤鸭呢。这一次我们吸取了涮羊肉的教训,四点半就到店里了,最后一张双人位被我们占领。没一会后面等位的就排起了长龙。

两个人点了半只,绝对够了。

片好的鸭肉 小哥现切

我觉得吧,片皮鸭主要是酱好吃,掩盖了鸭肉的油腻感,再配上代表北京特色的京葱,包在面皮里一口一个超满足。

突然发现北京这边很喜欢拿面皮包着东西吃。第一晚的时候误打误撞进了一家鸡汤店,那家店也很有意思,去的时候快九点,里面只有一桌客人。

点了一个布丁,服务员说这个算赠送的,真是好随意啊。还点了个京酱肉丝,满满一大盘,我们就随意的夹来吃。过了好一会,服务员小哥突然又递上了一笼面皮,说是忘给了。好诚实的服务员小哥,就算他不给,我们也不知道。仔细一看,原来肉丝下面垫的还是京葱,难道京葱和面皮是好搭档吗?

布丁和京酱肉丝

其他小吃

还是在那家烤鸭店,我们点了个京城四点。一端上来我就被它们萌到了。每个都小小的,却各具特色。

从上到下依次是芸豆卷、驴打滚、艾窝窝和豌豆黄。记忆堪比金鱼的我们,问了服务员才记清楚哪个是哪个。

相传这几样都是清宫御膳房的头等宫廷小吃。豌豆黄我给它一个最佳,因为它吃起来口感绵密,又有浓浓的豌豆香,爽口而不腻。

说起北京的特色小吃,还有一样不得不提,那就是——豆汁儿。

我一大学同学,去北京玩的时候特地找了我们的班长当导游。班长带她去吃了一般人都不知道的豆汁儿,以显诚意。

哪知道我同学只喝了一滴。说是实在接受不了这个味儿。

豆汁儿到底是啥?百度上说: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饮品。

豆汁儿究竟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

我们是没有这个口福品尝了,去的几家店都没有和豆汁儿邂逅。虽留有遗憾,但来日方长,一定还有机会的。

好吃的就先写到这儿吧,再写下去,又该饿了。

-End-


-作者简介-

续雪。读书,写作,运动,一辈子的坚持。不忘初心,只管往前。转载请联系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