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家乡美征文池岁月家乡美,乡土园艺

富山不是山(下)

2017-08-04  本文已影响13356人  堂燕南飞
富山中学老校区

富山中学忆青春

富山的读书人出息了的也好,没读出名堂的也好,无一不是从富山中学走出来的。80年代起我们中学的教学质量便在南昌县里排得上名次。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本乡考出去的师范生再分配回来的,所以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们的初中老师都会是同一批人。

我是在90年代初读的初中,那时候赶上富山中学的第一期重点班,每天怀着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心情去上学。学校也在富山街上,每天天蒙蒙亮,一个人默默地起床炒饭吃再带好一罐菜去学校中午吃。

6里的上学路每天步行来来回回并不觉得累,因为一路上和同村的发小们说说笑笑便很快就到了。运气好的日子,梅美眉的哥哥还会开着手扶拖拉机送我们,坐在拖拉机上一路颠簸着吹着凉风,那感觉并不亚于坐现在的敞篷小汽车。

上学的途中会经过砖瓦窑和酒厂,砖瓦窑经营的很火热,几乎全富山盖新房子买的都是砖瓦窑烧的红砖。每天早上窑厂的长烟囱远远地冒着浓浓的黑烟,装砖的手扶一辆接一辆,很多附近村里的年轻人都曾在砖瓦窑上当过真正的搬砖工。除了我们村,其他几个村的学生去学校也会经过窑厂,下课回家的路上经常会有外村的男生捡起小小的碎砖块往梅美眉的脚下一扔,期待引起她的主意,可惜梅美眉根本就是无视他们的存在。

梅美眉的美貌在富山中学到现在一直无人超越,青春懵懂的男生们通过各种方式给她写情书,他们一定没料到其中有几封情书被我代为处理了。我只能说他们的失败是有原因的,文笔那么差,连我都看不上,哪里入得了梅美眉的高眼,那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好笑。

富山酒厂酿的酒以富山黑糯米酒和莲塘高粱酒为主,老远便能闻到一阵浓烈的酒味,就像我们家里酿的白糯米烧酒一样的气味。酒厂的铁门经常不锁,所以老会有小孩子溜进去捡瓶子玩。我们几个曾经溜进去过几次,有一次捡的瓶子里还有没倒完的酒,几个傻傻的女生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喝掉了。酒劲很快上来,几个人脸上通红的藏也藏不住,回到家里被大人又是一顿好骂。

说到伙食,学校的食堂可以收米,一个学期从家里驮一袋米去学校当伙食费,菜自带,大部分人带的都是腌菜和花生米一类不容易坏的菜。我们家几姊妹都在读初中或高中,一年算下来也要交二百来斤米去学校。初一下学期我们班开始住校,一个星期才能回家拿一次菜,夏天的时候即使是腌菜一个星期也坏了,长了毛的腌菜就着糙米饭吃下肚去居然没有拉肚子。

学校的操场还是沙地,每天早操的时候稍用点力便尘土飞扬,冒起一股白灰尘飘到身上。操场上的高低杠是学生们最爱玩的器械,不论男生女生几乎都爱在杠子上翻几下。记忆最深的是操场边的那棵大榕树,一条长枝条垂下来变成了女生们的秋千,树荫下面一小片草地可以坐下我们这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然后进行我们的每日八卦话题。

学校除了两栋教学楼和一栋食堂以外,还有三排平房是老师的宿舍。当时的老师们由师范刚毕业几年的较多,每天傍晚男女老师们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出校园玩很是让人羡慕,我们也希望长大后能像老师们一样有份固定工作再和同事们下班一起玩耍。

老师的宿舍经常有些新奇的学具和书籍,胆子大一些的女生们经常问老师借小说看,借围棋玩,顺便从男女老师们相互串门中窥探八卦一下老师的感情生活。我们班的有个老师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帅哥,白净的眼镜书生的模样,迷倒了一大片不懂事的黄毛丫头。丫头们经常去借书,找各种小借口接近老师,其中也包括我,当然为了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粉丝,我当年那门功课可是名列前茅的。

我最后一次回富山中学是在1998年,从此以后岁月流水匆匆过,都不知道学校是在哪一年拆的了。

谁愿旧貌换新颜

被拆的何止是学校呀,2004年我回家里过年,到了沙山一看,2千多公顷的金沙地夷为平地,漫山遍野的蔓荆子全部化为乌有,一栋栋阔大的厂房平地而起。十字路口的路两边那些种苦楝树和泡桐树的地方建起了一排排新房子,人们在那里开了很多家饭店,理发店和超市,曾经清澈见底的雁前湖河床变窄了许多,露出一片烂泥,远处的湖水泛着黑色上面漂浮着一大块一大块的垃圾。

我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才一年功夫,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找不到去回家的路,还好碰见一个邻居为我指了路。我看见村后园的艾叶,巴茅草,芦苇还有许许多多的野草野花野果,以及那些长了几十年的老树都被一一铲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式的贴着瓷砖外墙的小洋楼,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转眼间变成了郊区。回到家里,看到屋前接上了水龙头,我捧了一口水喝,冰冷的水带着祛味粉味道再也没有往日的甘甜,原来压水井都拆了。

后来这些年,工业园里的工厂越开越多,家里附近的工作很好找,很少人还愿意种田了,也没有人像我一样外出打工了。附近还有几个村拆迁了水田卖了,人们搬进了商品房,街上超市商场一家接一家,咖啡馆,饭店日日爆满,卡拉OK酒吧夜夜笙歌,往日宁静,古朴幽远的农村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条条的泥巴路修成了宽宽的水泥大马路,路口都挂了牌子“XX大道”,各村都开出了小轿车在大道上呼啸而过,人们的吃穿打扮无一不向城市靠齐。最重要的是,往年每个村还能出几个大学生,如今居然连高中都没有几个人读了,是呀,读完大学出来还不是三四千块钱一个月,现在初中毕业一出来在厂里打工加个班就能有三千块,谁还去受那个寒窗苦读的罪呀。

前两年再回家又发现村里赌场开了好几家,而且人满为患,赌场的门口坐了不少老人孩子,年轻的父母忙着赌牌九,孩子也在旁边帮忙数钱。村里另外一个和我一样在外打工的小弟说,他要赶紧把老婆孩子带出去,老家的风气越来越差了,赌博偷盗,好吃懒做,人们的上进心不知道去哪里了。

难道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吗?物质生活变好了,可是精神生活下降了,房子马路变漂亮了,污染却更多了,这难道就是我们当初拼命追求的生活吗?无数次在梦里出现的那个小桥流水的村庄只能去故事里寻找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也像我一样,在深深地怀念着那个20年前的富山。


下一章:富山不是山(附篇-1)http://www.jianshu.com/p/27423ea7bf5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