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古诗32:《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唐]元稹

2021-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62cdf1baf7bb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译文】

芒种节气,要看今日;螳螂适应节令,应运而生。

彤云忽高忽低,留下影子;鷃雀来来往往,发出声响。

水清的池子里,莲花静静绽放;炎热的南风中,暑雨别有情致。

相逢的人们,问起蚕丝和麦子;幸运的是乡村仍保存着淳朴的人情。

【注释】

1.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2.螳螂: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

3. 应节:适应节令。

4.彤云:红云;彩云。

5. 鴳鸟:鴳雀。鹑的一种。

6. 渌沼【zhǎo】:水清的池子。

7. 炎风:热风。

8. 暑雨:盛夏所下的雨。

9.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10. 蚕麦:指蚕与麦的收成。

11. 幸得:幸而;幸亏。

12.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

【赏析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芒种”,元稹的一首《芒种》,以其俏皮活波的爱情诗风,点燃了炎热的夏季。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若所爱在外,示爱。这样的歌曲极好地诠释了夏三月的养生意义。

然而,于唐代的诗人元稹而言,芒种节气,蕴涵着物候的变化与丰收的喜悦。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芒种的喜欢,一直不变。

“芒种”一词,最早出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解释为:“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既包含收获、又包含播种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独一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