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魅力仅仅只是教你赚大钱?
17年的时候,接触了《荒岛经济学》和《沃尔玛的成长史》,还有一本很火的《褚时健传奇》,才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马云老大一直都是我的偶像,所以,我对经济学的热爱,概括下来就是因为三个字,热爱钱。
一 你身边的经济学
简单一点的说。
德克士的冷饮和热饮,在做活动销售时,都会选择,第二杯半价。其实这里面就运用了经济学。
打个比方。一杯冰柠檬原销售额是4元,那么第二杯半价就是2元,那么,之后每卖出一份(第二杯半价)的总和就是6元,而平分算法后,你会发现,其实每杯冰柠檬的销售额是3元,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还吸引了很多人气。
再打个比方。
广告代言。有的是电影里投放,有的是文章引导性投放,这个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就比如马云老大所主演的电影《功守道》里就投放了蒙牛等好几种生活中的产品,还有最火的共众号写手咪蒙在一篇写“出国旅游”的文,投进末尾的旅社广告。
总之,经济学其实无处不在。
二 介绍几个经济学效应
有个反常识的效应叫使用效应。
它指当某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时,人们对于该资源的需求也会随之提高。
比如,你更换了一辆小排量的汽车,油耗比之前的汽车降低很多,以此类推,你每个月花费的油钱应该比之前更少,但实际情况是,你支付的油费可能比之前更多了。原因就是虽然你的油耗支出降低了,但你的用车频率反而却比之前更高,所以油费反而变多了。
再介绍一个,在经济学里被称作禀赋效应的。
它指的是当我们在评估某个物品或状态价值的时候,如果我们拥有它,往往会夸大它的实际价值。
就比如说,整容。现在大学里整容的居多,而我们身边的小女生经常会这样描述,没风险,割完双眼皮好看多了等。
其实众所周知,人的部位,尤其是眼睛,最易受伤,个人建议最好不要去整容,内心美才是最美。
三 经济学其实也就是人性心理学
就比如,禀赋效应和人们的损失厌恶的心理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路上捡到100块的开心的程度如果是1,那不小心丢掉100块的不开心程度会大于1。
比如常见的"7天不满意包退"服务,本来一个商品在你心中要有70分你才会买,结果因为购买门槛低了("反正不喜欢也可以退"),可能60分你就把那个东西给买下了。当你拿到商品后,利用禀赋效应,它在你心中的价值就上去了,可能就有70分了,这时候你也不会选择退货了。
再比如视频网站/APP为了兜售会员服务,一般会先给你1个月的免费试用期,试用期到了后再问你要不要续费。不续费的话,你就要遭受被停用服务的"损失",于是便可能续费接着用下去。
还有一种叫做参照依赖的心理。参照依赖是,是指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参照依赖在日常上的应用很常见,比如我们在买饮料的时候,经常有小杯,中杯,大杯三种型号,很多人会在价格比对的刺激下,购买超过自己需求量的中杯(中杯效应)。
再比如最近我们持续听到 iphone8 遇冷的消息,但我认为苹果其实知道iphone8的销量不会太高,发布这款产品是为了给到用户一定参照,因为iphoneX的价格相对较高,而iphone8促使想买新机的用户觉得只需要再加几千块就能买到更酷的iphoneX。
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中,也可以使用参照依赖,比如产品只有两种报价 90元/3个月,170元/6个月,为了促进用户买6个月的,我们可以增加一个陪衬品,360元/年。促使 170元/半年的服务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四 经济学的运用
心理账户这个专业名词,是指人会根据钱的来源和用途,无意识的将钱进行归类,并赋予不同的价值进行管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1)假定你花300元,买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到了会场门口,发现门票丢了,你会再花300元门票进场吗?
(2)假定你打算到了会场门前再买某个演唱会的门票,买票前却发现丢了300元购物卡,你还会不会照样买门票?
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不会再次购买,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继续购买。 因为音乐会门票300元和购物卡300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代表娱乐预算,再花钱就意味着超支,要花600元购买张音乐会门票,这让我们很难接受。后者是购物卡,虽然它丢了,但并不影响与我们的娱乐预算,我们仍可以继续花钱买票听音乐会。尽管二者实质上都是丢了300元钱,却导致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消费决定。
要说服人们增加对某项花费的预算是很困难的,但要改变人们对于某项花费所属账户的认识,却相对容易。换句话说,如果人们不愿意从某一个账户里支出消费,只需要让他们把这笔花费划归到另一个账户里,就可以影响并改变他们的消费态度。比如我们买一件1200的毛衣会觉得贵,但如果是说买来送给家人,就会觉得还好,因为这1200是从家庭的心理账户中划走的。
再比如购买1000元的机票我们会觉得贵,但如果是 995元机票+ 30元接送机,我们就会觉得比较划算。因为我们把部分机票的支出划到了接送机的心理账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