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真正的成功机密,都写在了高考喜报上
上一篇详尽地描述了衡水学校的一天,不同出身、不同经历的网友有不同的立场,有的激烈地因身心摧残而批判,有的激烈地为“穷人权利”而捍卫。
其实,对衡水模式的质疑与批判,五六年前就已经数不胜数,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央视的两位最知名评论员白岩松、杨禹,还有诸多知名教育制度研究专家如杨东平、熊丙奇,常年撰文,坚定地反对它。
但舆论却至今从未达成过共识,大众不但不买账,甚至是在极其明显地拥护它。
因为辩护者只需要拿出一句“这是穷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偷换概念,就已经立于不败的道德制高点上了。
哎,正义啊,多少邪恶假汝之名?
至于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衡中学生家长,反应更是暴戾。衡水中学更是堂而皇之地将这些骂文挂在官网上,一副很受用的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cafba047ffea74d4.jpg)
所以,很多新进网友所看到和惊讶的多元评价,众声喧哗,我早就非常清楚,太“正常”啦。
其实,这正是因为之前绝大部分对衡水中学的描述,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都没真正写到点上。所以辨不清楚,说不明白。
而上一篇仅仅让大家看到了更完整的一部分事实,就已经让相当多的人提出坚决反对了。
因为那里已经不仅是进化到极致的“应试教育”四个字,还有诸多摧残人性而且毫无必要的条条框框——看书喝口水、尿急上个厕所会影响未来高考几分?这不过就是维系组织运作的过度管制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b596213f60905998.jpg)
这些描述,比任何花了600块钱进去考察的老师都要详细。毕竟其实全国各地的考察老师,最多也就待个大半天,诸多细节是看不到的,或许也是不会说的,而魔鬼就藏在细节里。
不过,必须要说,第2篇还根本不是重点,也不是衡水模式的核心问题所在,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比较“秀”,相当“秀”,相对值得一说而已,别急啊。
【极致压制的效用评估】其实这样几乎零自由,精确到分钟的作息时间表,校方把一切都算计到极致,也就是扣除了白天正常的2、3个小时休憩、吃饭、洗漱、运动时间。
总的效果,别人早就计算过,相当于把四年时间压缩进三年。
而大量实践证明,对于原本水平在一本以上、正常发挥的学生,复读一年的平均提分优势也就是20-30分。相当于把大学档次提升一层,但也没有天翻地覆的命运改变。
当然,第一年发挥失常、做题失误考砸了的,这是另一回事。而对于原先学习习惯太差、完全没有学开窍或者前三年就没真正努力的学生,换了合适的环境和老师点拨,复读一年提分100多分,从300多、400多跃升到二本、一本,这也很常见。
但这些都不能用来估算,在同等条件不变之下,单纯延长学习时间的正常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688abd466d48edb6.jpg)
前几年就有个案例,一个学生连续复读10年,才终于从原先考上985北方交大(北京交大)的水平,一步一步提分,最终实现清华梦(倒数第二年是分数提升到可进北大医学部,放弃)。
为了取得一年复读的竞争优势,或者说白了提分2、30分,硬把四年功夫压缩进三年炼狱,总体上节省一年,付出如此的代价,划算么?
这可能依然各有各话,在此先不深究,这也仍然不是问题重点。
衡水模式成功的核心秘诀,就仅仅是靠三年变四年,用高四生去打高三生么?远远不是。
对学生的极端压榨固然值得批评,但直接影响的,也只是被急切的家长送来的本校学生。
衡水模式真正破坏与吞噬的,还在更广阔的别处。我们先去看看它“弱小的源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13675af2d23f9af6.jpg)
【吞噬一切的超级怪兽,是如何长成的】
衡水中学其实本来就是一所省重点中学。1962年随着衡水专区的复置,建校仅11年、专区公署所在地的衡水县中学就被列为河北首批10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恢复高考后依然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9058341fdfc3f045.jpg)
但到了1992年,由于校长的缺失、管理的混乱,衡中别说省重点的位置,在全地区11所县一中(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的排名,都从老大快速跌落到第8。
当时,学校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下,教师队伍极度涣散,管理秩序十分混乱;学生打架斗殴,考试抄袭成风,老师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至很多地区行署官员的子女,都纷纷从衡水转学到下面的县中读书。
1992年秋季开学前,历史教师李金池被直接任命为衡水中学校长。37岁的李金池血气方刚,激情昂扬:“三年之内,升学率拿不到全市第一,我自动辞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c920ad04e0e76b8f.jpg)
李金池,1955年生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河北师院历史系,1982年分配到衡水中学,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学校副书记。
李金池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校风校纪。当年,衡水中学围墙低矮,学生纪律涣散经常逃课,而一些社会青年也可以翻墙入校滋事行窃,甚至骚扰女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faa757db51e46aa8.jpg)
“我当时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带领学校中层蹲点抓流氓,经常抓到一两点。”李金池说,为了震慑流氓,常常抓住后是先打一顿,然后再扭送派出所。
同时,随着初中部的撤销,改为纯高中的衡水中学实行全寄宿、全封闭管理,要求所有学生一律住校。“扎紧篱笆,管理就方便了。”
通过整肃校园风纪,整顿教师队伍,重建良好的教学秩序。三年功夫,1995年,衡中升学率由14.7%上升到44.6%,重新夺回全地区11个县中的头把交椅,恢复成了一个正常的重点中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bdc556ff7d4fbeb6.jpg)
【李金池的三次革新跃进】
1996年,衡水撤地设市,衡水中学从原县级衡水市(现桃城区)管辖,转划为地级衡水市(原衡水地区)教委直管中学。李金池又提出提升衡水中学行政级别,加大投资,以比肩其他地市的市属省重点中学。
1997年,衡水中学升格为正处级单位,争取到大量拨款。与此同时,李金池陆续缔造了衡水中学沿用至今的三大管理体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1f1629cfdd6ccd40.jpg)
1、量化管理
具体细节在上一篇已经详细讲述了。从1992年开始,通过校园、教室、宿舍、楼道全覆盖、无缝隙的细节管理,强力监督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用动辄“回家反省”式的惩戒,逼迫出了学生的服从性。
在早年还没有高科技设备的时候,执行量化考核的主要是学校课少的音体美副科的老师和专职的教务干事,以及辅助的学生会成员,他们日夜巡查,统计成表并公布出来。
班级的学习成绩、纪律、宿舍卫生状况,都会影响考核成绩。而考核的成绩直接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绩效评定发生联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a00f7e95c3e4563c.jpg)
2、高效课堂
在衡水中学的时间表里,每件事都被精确到了分钟,关键的课堂更是如此。从1997年开始,学校要求教师在教研组统一下备课,内容精确过程细化,不得有个人随意发挥的环节;讲课极度浓缩高效,一环连着一环。
同时通过严苛的纪律巡查,确保每一个学生精力都要高度集中,紧张专注地听课。然后就可以压缩授课课时,把时间腾出来,反复做大量的练习。
这就是精讲多练——把每节自习都当作考试对待,把每次考试都当作高考对待,做到“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时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637705a480bbc310.jpg)
3、激情校园
量化考核、精细管理、高效教学、集团作战,李金池打造的这个体系,做到了应试教育的极致。但学生长期处在应试训练的高强度、快节奏压力下,身心不堪重负。
1999年在北师大念心理学博士的学生回母校做过一次心理调查,结果发现60%以上的学生有心理问题。孤独、压抑、焦虑、烦躁、自卑,缺乏自信,个别学生还有自杀倾向。
李金池意识到,学生的压抑情绪如果得不到舒缓和发泄,不但会影响学业成绩,还会出事。他想到的对策,就是用激情来打鸡血,使师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对抗压力,挖掘他们应对考试的极致。
这就是跑操、口号应运而生的原因。除了能高效浓缩的锻炼,让年轻的身体顶住不要垮掉,还能发泄抑郁、激发情绪,从始至终给学生灌输一切为高考、高考是一切的精神,从而勉强维持住这三年的炼狱苦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c3f07e616f1fcd98.jpg)
维系激情的另一端,除了学生还有教师。
从1999年开始,衡水中学招聘师范大学生,从面试、考察到试讲,李金池都全程参与,亲自把守“入口关”。首先要看应聘者有没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素质,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db67b287c1927f9c.jpg)
李金池琢磨出来的这三项管理体系,把人驱动到了极限,也逐渐有了成果:
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从几人,逐步增加到了十几人。1998年,衡水中学首次斩获河北省理科状元。
2000年高考,衡水中学力压石家庄二中这些精英名校,1145名考生专科上线1110人,本科上线911人,重点上线643人,1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在高分段(600分以上)人数、重点大学上线人数等总体指标上,衡水中学首次成为河北省的高考冠军。
但显然,这离今天的巨无霸规模差得还很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e1858f5b5ab63b41.jpg)
【新老交替的“高考神话”】
2002年9月,中国教育报头版连续四天以以整版篇幅,刊登四万余字的专题文章《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报道了衡水中学。
衡中声名鹊起,被称为新的“教育神话”。短短3个月,全国各地蜂拥来参观学习的就多达2万人。
但除了别人很难做到、很难做好的更精细、更高效、更铁血,衡水中学往死里读的底色,其实和隔壁的山东诸多县中学,并无二致。
而实际上,在90年代,河北的高考压力要低于临近的山东。不少山东学生还想办法办高考移民,去河北读高中考大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212faf96bf5cab86.jpg)
其实,在第1篇对80年代湖北黄冈中学崛起的剖析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高考神话”的锻造,秘诀无非就在于:
第一,集中优秀的学生和尽心的教师;
第二,学生自发或者被督促苦学;
第三、教学高效、有组织。
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当然隐含而最为稀缺的第四点,就是要有一个全能得力的校长),锻造出“高考神话”并不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ace5fde3cb1248cb.jpg)
【老神话的今昔解析】
80年代的黄冈崛起,就是在其他学校都仍处于自发性、原生态的复习时,就已经率先打造了较高水平的应试体系。其实,搞的就是应试教育。
一位1988届的黄冈校友2001年曾在网上撰文《我的地狱生涯》,回忆了他80年代高中的灰色记忆:
同样是早上集合跑操、晨读、压缩吃饭时间、以考代练,高强度的紧张生活——今天我们看到的衡水做法,其实很多雏形30年前就已经出现在黄冈。
事实上,这座曾经威震全国的高中当年也没什么绝对神奇,无非是在既定的行政区划内掐尖,时间加汗水,打好题海战术,充分压榨学生。坚持下去,升学率自然奇高无比。
而黄冈“神话”的“褪色”,除了骨干教师向上流失、优秀学生被下属县中扣留,还在于黄冈爆得大名之后,名列仅有的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万众瞩目之下,或被迫,或主动,在90年代转型素质教育。
这些年的黄冈高中早已非当年,整体氛围自由、宽松,社团活动、音体美教育活跃,施行素质教育,保持着国家规定的适度规模,是一所标准的重点高中。
当然,这也不妨碍它每年考取清华北大15~20人,依然是名列湖北省前列的名校。只是没了当年一统江湖的霸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8bddb5111cb30146.jpg)
黄冈高中不再全面掐尖,影响了黄冈地区的农家子弟“向上流动”了么?没有,恰恰更促进了。
不光传统的次级名校黄梅一中、麻城一中,蕲春、武穴、红安、浠水、罗田、英山这些下属县的中学,也在被留下来就读的尖子生带动,在提升。
以2016年高考为例,整个黄冈地区600分以上人数1405人,其中黄冈中学375人,黄梅县219人,麻城市175人,蕲春县148人,武穴市137人,红安县107人,浠水县76人,罗田县62人,英山县55人。
一本上线人数黄高1044人,全市8322人。黄冈的成绩没那么“尖”了,没那么“霸”了,但更广泛的教育公平,却让整个黄冈地区——尤其是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学生都更加受益。
【存量增长的极限】
把镜头切换回河北。
凭借助扶摇直上的办学成绩,2004年3月,执掌衡中近12年的李金池调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长,校长职位交棒给比他大半岁的副校长张文茂。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c5c4f5938ca458f7.jpg)
张文茂与李金池同期就读于河北师院物理系,同时分配到衡水中学。按官方报道的概述,物理老师张文茂除了继续打磨李金池留下来的这套应试体系,增加科技装备,还“敢想敢做,勇于创新”。
这指代的究竟是什么呢?
按当时人口数据,衡水人口400万出头,在河北全省6700万中仅占6%。一年能考上十几个清华北大,已经达到极限。毕竟尖子生的总数还是与人群规模相关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114ef0b6b4aacd5b.jpg)
已经在全国教育界初步成名的2003年,衡水中学也只是考入清华北大12人,作为市级省重点高中并不算很突出。
即使有着那套独创而严苛的三大管理体系,这也已经是将衡水本地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的挖掘了。
“先进”的体系缺少好的加工原材料,浑身的劲头无处使。“徘徊”在12个清华北大,这显然不能让欲图创造出更强业绩的张文茂满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ff8dc5bd0af63020.jpg)
【由强到霸,张文茂的霸业版图】
张文茂盯上了近1000万人口的保定、石家庄、邯郸,近800万人口的唐山、沧州、邢台,乃至7000万人口的整个河北。
其实在2002年成名以后,已经开始有外地的学生慕名来衡水中学就读。2005年,衡中的清华北大人数就突增到35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f449ee8400efc8d7.jpg)
但按照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作为公办高中,跨地区招生是不允许的。但别忘了衡水教育局长是李金池啊。只需要办个暂住证,证明家长在衡水“打工”,就可以到衡水中学“借读”。
当然,在其他城市的强烈抗议之下,2006年衡水中学通过收购民办滏阳中学,获得了这个民办马甲,搞得更名正言顺一点。
这个所谓的滏阳中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名义的校中校,与衡水中学一体化运作。但通过这个马甲,衡水中学就更肆无忌惮的挖掘其他地区的尖子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dc77255e7560d7b9.jpg)
2008年,衡水中学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突破了35个人的量级,猛增到60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ec23d24c593b7520.jpg)
2010年,在衡水教育局安排下,几百米外的原衡水市八中校园转交衡水中学使用,成为衡中东校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f76dd7b38d2fb456.jpg)
“滏阳中学”终于算有了实体,虽然很多部分比如女生宿舍依然藏身衡水中学本部。但已经严重扩招的衡水中学,终于得以扩大招生规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b27d89e43b261cbf.jpg)
衡中本部纵横面积不过360米×340米,不到200亩面积,一度塞进了近万学生(还不算老师、后勤和家属),密度不可思议。
在进一步数量扩张、进一步汲取全河北尖子生的基础上,2012年,衡中清华北大数量达到96个,2013年开始过百,超出教育界的关注,也超出河北省内的极大不满,开始名动全国。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88147e80191dae8e.jpg)
【衡水模式真正的机密,都写在了高考喜报上】2014年,随着宏大的、比本部大得多的南校区建成,衡水中学的办学规模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层级。“滏阳中学”的招生马甲也被废黜,换上了编号恰好空白、名头很响亮、也容易认为是衡中别名的“衡水第一中学”。
但在名义上和法律上,“衡水第一中学”是一所独立的民办学校,不过当地谁都知道,“一中”就是衡水中学南校区。
基本上,从河北各地招来的学生,大多编入南校区“一中”内就读(这样名义上符合国家规定)。衡水本地招录的学生,大多编入本部“衡中”就读(不是绝对的,但大体如此)。
但这两个校区就是一个学校,校长、管理、老师全是一体的。内部代号是本部“衡中”叫A部,南校区“一中”叫B部/C部。
当然,在一些对外的档案文书等场合,还是做一番名义上的区隔。这也得以让我们窥见“衡水奇迹”的真实成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9ef599232ad138a6.jpg)
看看最近几年公开的高考喜报就知道了,以河北省高考前200名(清北复交的苗子)为指标,文科“衡中”32人,“一中”70人;理科“衡中”18人,“一中”89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衡中75%以上的尖子是从河北其他地区抢过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014e84537897104b.jpg)
如果把视角逐步收缩,观察最顶尖的尖子——理科前100名(可以确保清北了),“衡中”7人,“一中”61人;“一中”近乎“衡中”的10倍。
前50名“衡中”4人,“一中”33人;前30名“衡中”2人,“一中”28人;前20名“衡中”1人,“一中”16人;“一中”近乎“衡中”的15倍。
而到了最顶尖的、也是大衡中最爱宣传(因为有时状元会旁落)的前10名13个人(包括并列),“一中”却一举占据了11个,占了全河北的85%!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e64870559ec31075.jpg)
这说明什么?
说明毕竟衡水只是一个400多万人的地区,本地的学生中,每年的尖子生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不是因为衡水本地就有那么多惊人的超常人才。
整个河北7500万人口,这才是大衡中惊人“人才辈出”的来源。
而如果严格按国家规定禁止跨地区招生,衡水中学的清北人数,依然就会停留在张文茂上台之初的12~15个人,差不多了。
今天多出来的一大堆惊人数字,尤其是那些拿状元的顶尖尖子,全是邢台孩子、邯郸孩子、沧州孩子、保定孩子、承德孩子、张家口孩子……一句话,挖来的、抢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192fb71822d90b01.jpg)
【吸血、抢人——衡水中学违规扩张之路】
全省大部分的尖子都去衡中,所以衡中成绩越来越好。衡中成绩越来越好,全省的尖子和非尖子都更加想去衡中。这就是滚雪球效应,但前提还是最开始第一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8ca3b544c297271d.jpg)
和职业足球俱乐部有专门的“球探”一样,衡水中学有自己强大的“学探”体系。首先是在全省各地重点初中都安插有代理人,一旦成功推荐优秀生源,即可得到重金奖励。
最开始,这项行动只在中考后进行。根据各市中考成绩,全市前20名不但免费录取,还会给一万到几万元不等的奖学金,相当于去衡水中学,读书就是在挣钱。
各县的前三或者前五,一般也能享受免费就读的资格。能去衡水和全省最优秀的一批同龄人一起就读,还免费甚至赚钱,自然不会再考虑本县、本市的重点高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2f272754048b059f.jpg)
而当各地教育部门和当地学校打响“生源保卫战”,衡水中学的跨地区挖人行动就提前到中考前进行。
每到中考季节前,衡中就派出招生老师来到各地,透过一定的渠道将招生信息私下发布出去,优秀生源便闻风前往。通过组织面试、出几道高难题目等办法,就能判断学生的水平、资质和潜力,决定录取和奖学金资格。
为了对抗衡水的猎头,各地高中被迫仿效重点大学,在初三下学期提前组织自主招生考试,先把优秀生源录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a78e1c0ad17ba856.jpg)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衡水中学干脆利用也是全市组织的初三寒假期末考试、第一次全市模拟考试成绩,直接用这两次考试的分数,录取学生。
最后,各地高中逼得没办法,干脆直接跳过寒假。初三上学期就选拔直升高中的尖子班,寒假过后就开始学高中课程。教师配备全校最优,以求尖子生留下来就读。
各地学校的算盘是,一旦选择了入读高中直升班,即便半年后反悔想重新考衡水,但是初中那些要求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他们也已忘得差不多,没了优势。
提前招生、重金购买的招生博弈,就这么一年年反复对抗升级——直到大势已定,尖子生不去衡水,高考就很难上顶尖大学,各地高中仍未想放弃这绝望的对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a06ff59eef77527c.jpg)
【衡中过处,寸草不生】
河北省教育厅的一名官员表示:“这简直就是一台抽水泵,管子伸到哪里,哪里被吸干。”
也因此,衡水中学被誉为“名校加工厂”、“批量生产高考状元”的传奇名校。也因此,河北各地的高中对衡中恨之入骨,也绞尽脑汁,力图走出衡中的阴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6321a5a53cc43589.jpg)
把全省优质生源集中在一起,这算什么呢?
任何地方教育部门都可以快速打造出这样的超级学校,只要这所学校提前招生、全省招生,把中考前几千名学生都集中在一校。
如果仅仅是全省掐尖,单纯地让把自己变成“河北省重点大学统一预科班”,那倒也还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去批判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54901/d4b493c1129496bf.jpg)
如此慷慨、狡黠,无所不用其极,衡水中学是在做教育慈善的大悲大德事业么?还是纯粹就想玩玩状元娃娃收藏?当然不是。
转自于:主笔唐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