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反思:教师的想象
-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老师们实践中在努力地教给学生知识,心里却想象着自己正在提升学生的素养,或者心里想象着自己要提升学生素养,但是教学实践却无法支撑自己的目标的现象,称为教师的想象。这是一种典型的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分离。——张晓军《教师的想象,大学的立身之本,以及教育的未来》
- 我原来是怎样想的?
从“教师的想象”这五个字来推断,我觉得是指教师想象某些学生之后会变得如何成功,自己是如何桃李满天下;又或者是某些不听话的学生之后肯定会很惨,多年后对自己说悔不当初。我觉得这是教师可以想象的,不知道其他还有啥需要教师来想象的。
- 我原来的想法怎么样?
与张晓军老师的概念相比,我原来的想法简直风牛马不相及,完全不相干,也完全没有用。
张晓军老师的版本则揭示了目前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是:
(1)当前教学实践不能有效促进高阶目标的达成;
(2)老师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能有效促进高阶目标的达成。
知道了(1)后,能让老师们在教学创新的道路上持续改进,有针对性地改进,而不是满足于现状,或是另起炉灶。
知道了(2)后,能让老师们不断反思,对照着自己的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直到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教学目标真得实现了。
-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
(1)改变自己的看法
我一直都觉得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挺难的。
一是教学环境是复杂的。学生在上我的课时,也在上别人的课,也在参加别的活动,如果学生的素养真的提高了,那还真挺难说清楚是谁提高的。
二是对学生的影响现在是否能够观察到,这也挺难说。像我这种迟钝的人,毕业10年后才发现当年老师说的话真有道理,素养的提高是发生在10年后,当时是测量不到的。
所以我有时候感觉衡量目标是否达成意义不大。只要自己认准了,闷头实践就行了。
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没必要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种想法其实是在推脱责任。其实也是不想承认一个可能出现的事情:我竟然对学生没有一丁点的积极作用?!
现在想想,如果一直不分析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其实是有害的。因为这会让自己说一套做一套,一年又一年地重复可能无意义的劳动,简直浪费生命。
以后还可能连浪费生命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被人工智能取代了(无奈苦笑脸)
(2)关联自己的经历
对于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确实认为自己在提升学生的素养。但是,我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否分离。
尽管如此,我心里有时十分忐忑,所以一直都在寻求专家的反馈。
不过现在回顾起来,我发现我确实存在着这种“教师的想象”问题(就是“我的现象”),而且有两次被张晓军老师点醒。
第一次是在参加第四届大赛时。当时的我号称五问测评能提升学生元认知能力,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这届我没进入决赛,张老师的反馈就包括:你如何证明五问测评提升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我使劲找证据,无果。现在回过头来看,“提升元认知能力”就是“我的想象”了。
后来我就调整了好几次目标,使其不仅高阶,还容易看到证据。依据这些目标,我也调整了五问测评的作答要求,直到和目标匹配上了。这样,高阶的目标可测量了,如果真的达不成,那我也知道距离还有多远。
第二次是在参加我们自己学校的教学创新大赛时。张晓军老师在进电梯之前给了我几句反馈,意思就是,学生做什么了你要这么测他们,你是怎么教的你这么测他们。
我猜这是说我的测评(其实也是目标,因为二者是匹配的)和教学实践可能也两层皮了。我回来反思后发现,我确实又出现“我的想象”了。
这倒不是安排了和高阶目标关联不大的教学活动,而是和高阶目标密切关联的教学活动不够多、不够密、不够突出。
尤其是向学生展示知识背后的思维公式这块,思维公式不够多,和学生强调的不够。因为我是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目标写的是反思自己的学习,但我想要学生做的是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
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得给学生提供反思对照的框架,也就是很多的思维公式。后来我就增加了很多思维公式,尤其是把很常见、很重要但又经常被忽略的思维公式展示了出来,比如逆向思维、分类思维(要求不重不漏)、时空思维、类比思维、边界思维等。
这样,我的教学实践就能支撑目标了。但是,具体支撑到什么地步,还是靠收集资料,不断分析目标的达成情况才能下定论,万万不可随便就说“我的目标达成了”。
以上是从“我的想象”中逃出来的两次经历。
(3)关联其他知识
“教师的想象”这个现象其实是和教与学建构一致性理论相关的。这个理论是说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业测评三者就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两两之间互相匹配。
而“教师的想象”这个概念指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不匹配,也就是少了二者中间的这条边。
“教师的想象”这个现象可能是大部分老师的元认知能力不够强大造成的。元认知能力强的人会不断监视自己的行为,并依据目标来不断调整,使自己不断向目标靠近。
监视的方法就是不断搜集信息、大量而全面的信息,来判断自己是否在通往目标的轨道上,如果是,再判断前进速度是否足够快等。
出现这种现象的老师,肯定是在搜集信息方面出现了问题,要么是压根没收集信息,要么是收集的信息不够全面,进而导致自己脱离了轨道而不自知。
另外,我觉得“教师的想象”出现的原因是老师们缺少了对“真相”的追求,没有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感觉往往是扭曲的,是不能反映真相的。
这就是我将“教师的想象”这个概念和“教与学的一致性建构”、“元认知”和“真相”这些知识间建立的关联。
-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1)用它来解释自己的感觉
其实,我之前在看教学创新案例的时候,好多时候感觉是失望的。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
后来在看到别人在谈论一些高大上的目标时,我都非常反感,心里想的是“且,说谁不会呀?!”。这就是不知道“教师的想象”这个概念导致的,即不能解释自己的感觉。
我现在能解释了。我的那些失望,其实就因为案例出现了“教师的想象”,因为那些案例在说目标时就像画了个大饼,最后只给出了个饼渣。
我反感的原因是觉得那些老师本来就想做个饼渣。但实际上不是的,大家每个人都想做个大饼出来的,只是因为没意识到自己只是做了饼渣,所以才会拿出来大力宣传。
用“教师的想象”这个概念,我解释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心里舒坦多了。
(2)用它来反思自己
这学期我把五问测评用于补考了,这几天在调查学生的反馈。一共四名学生,三名学生认为目标全部达成。
第四个学生说“反思自己的学习”这个目标没有达成,原因是ta不适应我的授课方式,因此就只通过自己的方式学习,反思也得不到效果。
这条反馈就像在喉的鲠,让我难受得很。现在想想,那个鲠不仅在喉,还戳破了 “我的想象”这个大泡沫,让我真正认识到我的目标没有在所有学生身上达成。
虽然痛苦,但我毕竟发现了自己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的那种脱离。以后再宣传时要强调,五问测评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当然,以后改进的方向也十分明确了: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达成目标。具体方法的话,我觉得是早发现、早干预。就是尽早发现学生的“不适应”,尽早沟通、多沟通,多介绍五问的神奇力量,展示往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实例,展示我的那些奖项,让学生早认可、早适应。
这件事发生后我就开始反思:我让学生反馈的初衷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展示自己教学创新的光鲜亮丽,那我很有可能就出现“我的想象”了。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自己几乎要做成的一些蠢事:在学生表达对课程的不满时,我竟然有和学生开展辩论的冲动,有时还有说自己如何不容易的冲动,有时还去和别人抱怨说现在的学生可真难搞……
现在来看,幸好当时自己叫了个暂停让自己冷静,不然我肯定收不到学生的真实反馈。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这就是我根据“教师的想象”这个概念进行的反思。
(3)用它来作警报器和指南针
五问测评和我的课程,都还很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个上升的过程中有个超大陷阱,就是“我的想象”。这个概念的存在,就是个很好的警报器。
如何识别这个陷阱呢,我觉得就是放空自己,不带任何倾向地去收集数据,努力去寻找真相,并将其与目标去比较,如果二者不符就拉向警报。
避免陷阱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到指南针:哪些学生的哪些目标没有达成?为什么没有达成?
有了这个指南针后,在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时,就问自己:这能使更多的学生达成所有的目标?如果能,无论如何也要做。如果不能,无论如何也不做。
(4)用它来尝试创新
我觉得“教师的想象”这个概念还可有以下说法:
(1)老师们的目标很丰满,因为都要提升学生素养,但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却很骨感,因为这些实践不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老师们却在想:无论是目标,还是教学实践,我哪都丰满。
(2)老师们画了个大饼后,一直努力做饼渣,但始终觉得自己在做大饼。而老师却不知道自己做的只是个饼渣。
另外,我觉得概念的名称也需要升级下,使其能准确表达概念的内涵。
我觉得更合适的名称是:教师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