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探究你跟大师之间的差距
前两天有位简友发了一篇文章,先放上一段文学大师的文,然后自己按照相同内容也写了一段。我问她是在练习技巧吗?她回我说,她是在比较跟大师之间的差距。
她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但我想对她说,不管你做什么,持之以恒,便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构思和处理习惯。
在简书活动的,基本都是写文的人,写文是一种纯粹的抒发自我的形式。当然做任何事都需要很多技巧和经验,于是我看到很多文章教你如何写文、如何写小说、如何开局、如何埋伏笔、如何收尾等等。说实话我感觉这就像一个过得很好的人教你该如何过好你这一生一样,但人生不能复制,如果你的人生中植入太多别人的方式和习惯,那这人生还是你的吗?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一本书如果很无聊,那这本书的意义就是无聊,很多的经典,都是恰巧成了经典。结局不能苛求,没有什么经典是作者最初就设定会成为经典的,相反很多的经典出乎作者的意料。所以创作是自己的事情,创作出来的东西有多成功,是别人的事情。
所以我是特别反对写文强调技巧的,这会让你顾此失彼地失去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写文本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塑造,应该主于心,辅于技。当然这种事可以有技巧,但实在不必按部就班,否则就会如同拿着一本《恋爱手册》去谈恋爱,技巧释放不出真情,理论最容易束缚心灵。
太多理论和技巧下,可以写出很工整的文章,却写不出只属于你的文章。
记得听过一个自己十分认可的说法,就是一流大师教不出一流大师。这话并不绝对,但意思显而易见,教你的人越出众越高明他就越自我,你可以学会他的理论他的经验,但他的自我就如脑袋一样移植不到你脖子上去,所以教你的人越高明,你最后受到的限制和遇到的瓶颈就越大。
这也说明为什么那么多科班出身的人碌碌无为,而很多草根出身的人却有骄人的成就。举几个例子,比如跑了很久龙套的周星驰于喜剧电影、自家人培养的丁俊晖于台球、高中毕业的周杰伦于流行音乐、草根出身的赵本山于舞台喜剧、自学成才的李嘉诚于经商之道、我们伟大的没进过军事学院的毛主席于打倒蒋介石,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文化浅举不出外国的例子)。
不必探究你跟大师之间的差距向他人学习自然是件好事,但不要让别人的理论凌驾于你的想法之上,奴役你的思维、压制你的潜力。真正能让你发光的,都是那些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记得有篇关于《大话西游》的报道,说当这部电影风靡后,网络上各种对影片的研究、讨论、剖析,各种观点各种寓意层出不穷,而有一句调侃的话是“周星驰上网后才知道大话西游到底讲了些什么”。这就是自我的光辉照瞎了众人的最好的例子。
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大师,真正的大师,必定先是一个忠于自己的人,也是一个将自我贯彻到底的人。别人的理论技巧,只能是它服务于你,而不是你执行于它。
其实你与大师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差距,只不过大师们都不怎么爱听课罢了。
不必探究你跟大师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