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1.合理提出希望,切勿好高骛远。
新学期,家长往往会给孩子提出一些新希望,特别是一些学业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学业或表现方面的要求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它不仅使孩子得不到积极自信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会,反而时常经历失败,使孩子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从而进一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成为真正的“差生”。
2.尊重孩子个性,切勿相互攀比。
孩子之间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家长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育成标准化的所谓“优质产品”。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培。而不是和别的孩子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有这样的话语:“你看看,隔壁的小王又得了100分,你才得了89分。”89分也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啊!如果他真的不努力,应该会得“鸭蛋”。
3.目标具体可行,切勿空洞泛指。
把大目标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分解成一些直观、具体、易于达到的小目标。在管理孩子学习上,要分解大事、抓紧小事;弱化“大”目标、强化“小”措施——具体表现为:减少对“宏伟规划”的描绘,减弱对名次的要求、加强对丢分的控制。有目标,还必须有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有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如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不能简单提出,让孩子的数学成绩必须提升到95分以上,应该具体分析孩子在数学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果不会认数,就引导孩子辨别不同的数字。
4.善于宽容孩子,切勿以偏概全。
当家长给孩子提出希望以后,孩子会不自觉地犯一些以前出现过的错误或产生新的错误。这时并不是孩子“老毛病又犯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把犯错误的孩子“一棍子打死”。孩子犯错误一般是不自觉,或对错误的后果认识不够造成的。家长如果懂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能从心底里谅解,这种谅解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必要的时候,甚至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保密,以免其自尊心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