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当代知名诗人

易学诗词系列四珠连放——塞北剑豪盛开文坛奇葩 · 融古典哲学与现

2020-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华诗人书法艺术家

剑豪论易

中华诗人,2019“全球华人最强诗人作家艺术家榜 ” 网络竞赛第七名 · 最强文学家奖获得者·塞北剑豪,利用5年时间撰著《易经·鉴行导论》哲学著作。近二年来继续创作了易经诗词系列作品——【《易经》上经卷】篇首诗词30首,篇末诗话30篇,【易经诗词艺术鉴赏】30篇,《易经·诗词创作艺术百法》。他运用上述易学诗词创作的4个层面推进《易经》这部古典哲学著作,以《易经·鉴行导论》的全新姿态,得以进入诗词界,荣登中华诗词的艺术殿堂,与诗词瑰宝珠联璧合,共普当代文学艺术领域创新华章,展示历史哲学经典与现实文学艺术的高度融合,使易经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实践性、艺术性与创新性,这就是《易经 · 鉴行导论》的时代特征。

易学八卦图

一,【易经 · 篇首诗词展示】

        (剑豪所发诗词均为新韵)

第一辞章《乾》篇 · 乾坤道

七律 · 乾坤道

仁归政启明国礼,义结良朋福祚祈。

乾秉刚直天蕴健,坤承柔韧地藏吉。

厚德载物施泽惠,博智运筹破危机。

龙驾云霓弘伟业,凤翔远影势堪齐。

第二辞章《坤》篇· 雌坤养正

七律 · 雌坤养正

地大能容万物欣,慈德孕作霜晨奋。

怀阴仿效母亲柔,抑阳临摹夫子韧。

静止宜圆累厚德,平衡务正添贞慎。

尊从帝昊稳根基,龙战玄黄留血恨。

第三辞章《屯》篇 · 慎行

七律 · 慎 行

万物升发尽蓄根,屯来业绩谋脱困。

人才远慕彩云飞,马蹬频思青壑艮。

佳丽抚眉莫恋痴,庾膏悦鬓应追愤。

筹期善获保安宁,取栗非仁啼血恨。

第四辞章《蒙》篇

七律 ·童蒙十四字归正法

蒙童劣耍需规正,导教输心智为高。

拒恶休沾前置利,敬贤要品后行操。

严承祖志绳纲纪,慎续宗德鉴众僚。

秉承宽容吞巨浪,刚柔幷济斩雄鳌。

第五辞章《需》篇

七律 · 警 惕

时逢顺境荆臻隐,运触霉头坎坷多。

狩猎林深休擅闯,求官沙浅忌轻车。

谗言荡却消幽雾,妙论掬来起劲波。

冠带佼侥应俯首,花翎俏魅慎防脱。

剑豪易经诗词获奖

二,【易经篇末诗话展示】

第二十八辞章《大过》篇·诗话

大过喻事物超其负载兮 栋梁受重而弯曲

君子以独立不惧非议兮 遁世无闷而超然

藉用白茅衬垫免其倾兮 柔韧于下而无恙

枯杨生稊遇春华之艳兮 收获丰盈而庆幸

老夫娶得少妻安其家兮 虽有巷议而利福

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兮 后果设想而不堪

栋隆不桡于下乃吉象兮 人才升发而在即

不涉没顶之水蔽其险兮 勿探危愕而脱稚

第二十九辞章《坎》篇·诗话

水至中流强劲有力兮 一泄不可阻

飞箭犁浪缓急相间兮 尚可敞其流

习坎入坎窞失道凶兮 君子以善德

天地有节度乃常新兮 失节恐患至

人才行险道小有获兮 他皆欲避之

来去坎坎险且沉深兮 宜守中处静

用罐盛酒饭自牖入兮 磨难隐于成

系用徵纆寘于丛棘兮 三岁不得复

为官须防职权旁落兮 则顺应其势

求财提防牢狱之灾兮 勿违规逆行

第三十辞章《离》篇·诗话

太阳往复循天而丽兮 光明照临四方以慰民

两离火主通明之象兮 为官得显从商可盈利

外观极盛烈日当空兮 宜谦虚进取急进必失

攀附依托确保安全兮 感悟升沉为自然常理

听纷来沓至的脚步兮 警惕戒备可以无灾难

临事而惧得助有成兮 虽无大获亦可免其咎

熊熊之火金光照耀兮 折中循矩仕途显達也

日昃之离霓虹烁空兮 取得余生春景之绚丽

突如其来无其所容兮 偶寓必然之象应先测

弃之所物存乎其人兮 风卷桑榆之日复重光

剑豪在中国易学会作学术讲话

三,【易经诗词鉴赏】

第一辞章《乾》篇 · 乾坤道

题记:

龙驾云霓弘伟业,凤翔远影势堪齐

【诗词鉴赏】

仁归政启明国礼,

义结良朋福祚祈。

易经开篇讲述乾坤两道运行的规律,即:天地运行的规律。第1篇讲天体运行的规律,第2篇讲大地变向的规律。作者以乾坤斗命题,在于提示大家规律对生命发展的重要性。万物之最可谓生命,生命之最可谓人生。人生都追求自己的发展,人才更要追求高度的发展,预想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首先必须以仁为人生之本。仁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是从政的关键。国家施政要施德政,企业立命要讲诚信,家庭生活要讲礼仪,人才发展要讲智慧。诚信、礼仪、智慧都属于仁德的范畴。国政归仁才能政通人和,人才以仁义立身才能在政界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出将入仕的领导者必须懂得国家礼仪的重要性。这样,国家的四维才能追踪响应,人才的朋友圈才能越来越宽广,才能福祚绵长,获得宏逹发展。除却仁德,你想祈祷什么?都是毫无作用的枉费心机。

乾秉刚直天蕴健,

坤承柔韧地藏吉。

乾主天,指事物发展要遵从天的运行规律,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生发,细雨绵长生命竞相发展。乾刚,指男性狂傲、暴烈、耿直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应该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要体现蕴健的作用。所说蕴健,就是要保持自己温和礼让的态度,达到稳健发展的目标。

如是,就要补充自己的坤柔之气,男人有时也要像女人那样,尊从领导的意志行事,体现温顺的一面,树立一种韧性精神,进则可以伸展到极限,退则可以收缩到一定的程度。只有做到这样,家庭这块土地才能保藏着吉祥、福禄和安逸。对于国家发展也是一样,国君强傲暴烈就会给人民带来灾难。领袖人物既要有刚的一面又要补充柔的另一面,刚柔兼济可治国安邦平天下。

厚德载物施泽惠,

博智运筹破危机。

国家施仁政,累厚德,为人民播撒恩泽,才能承载世界人民的敬仰,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这样国运才能更加丰盈。人才更是这样,只有道德修养深厚的人,想着人民利益的人,才能承载住国家、机遇赋予的权力与财富。即使有些困难,也能凭着自己广博的知识,纵横捭阖的智慧能力,通过巧妙的指挥,机制的运筹,破除一切潜在的危机。总能给他人一种安然无恙的感觉,这才是大人物的胸襟。

龙驾云霓弘伟业,

凤翔远影势堪齐。

如果能做到这样,男人可能就是人中之龙,驾着五彩祥云奔向自己宏伟的业绩之巅,并可弘扬光大道德的潜在力量,虽不能说是居功至伟,然一定可以开辟自己的一番事业。莫愁前路多坎坷,意志坚定可完胜。

如果能做到这样,女人也能成为群中之凤,一展雄姿,震翼高举,风采盎然。又有哪些男人可以参与匹比呢?

若此,两性比翼齐飞岂不是家庭之快事?岂不是国家之幸事?呜呼!难矣!望诸君努力,携手共进吧!!

第二辞章《坤》篇· 雌坤养正

题记:

静止宜圆累厚德,平衡务正添贞慎。

【诗词鉴赏】

地大能容万物欣,

慈德孕作霜晨奋。

第二辞章用“雌坤养正”为题,说明人在大地上生存,应该具有雌性的温柔,善于修养正气,正气者,非属豪迈之气,而主生活中需要的一种中正之气,处事居中则稳,人生行正则刚。人才有了中正之气,方能在仕途上行走,在商贾中漫游,在文化界潇洒。

大地气度恢宏能容纳万物,使之欣欣向荣的生长,即使有恶虫为害,它也能够理解,从容地加以惩处。使万物共生共荣,协调发展,这就象征一种优良的品德,谦卑、容忍、接纳,感怀。

这种慈爱的德行,不断地滋润人们的心灵,培养出普世价值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积累,就能孕育出在霜凄雪卧的早晨勤奋劳作的刻苦精神。谁会有这样的精神呢?牡马司晨,这就是女人的风格。

怀阴仿效母亲柔,

抑阳临摹夫子韧。

大地象征雌性的女主,饱怀阴柔之气,克制阳刚之欲。人们都应该效仿母亲的那种柔弱而不摧的精神,弱质弥坚的性格。她们善于抑制阳刚之气,具有制怒止暴的作用。本身虽然柔弱,也在临摹着大丈夫的气质,不断地注入刚性。使之成为一个表面柔性十足,实则刚柔兼具的群体。社会称其为妇女,我们都不要瞧不起女人,有时女人的力量胜过一支正规军。

静止宜圆累厚德,

平衡务正添贞慎。

男人初出茅庐刚性十足,这是值得警惕的性格。应该学会女人的那种静止宜圆的方略。总是不声不响地做事,静如止水能化解坚冰,这就是一种深厚的道德修养。男人就需要女人这种柔性的化解,女人也需要男人那种刚性的补充,这就是一个性格相融的平衡阀。阀门开大了,需要补充的内容超过了本体的需求,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女人需要补充刚性达到平衡柔性的目的,刚性太多了,柔性显得过少,就可能像一只母老虎,野蛮强横不讲道理。男性需要补充柔性以达到平衡刚性的目的,柔性补充太多了,刚性就显得很不足,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结果不会有什么大的造就。要实现这种有效平衡,双方务必十分谨慎,性格的改变要以相应的“度”为标准。厚德与贞慎是人才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缺一不可。

尊从帝昊稳根基,

龙战玄黄留血恨。

黄帝轩辕氏,系华夏民族最早的帝王,他的德行就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天下,使万物祥和,百姓安泰,九夷折服。这种高尚的品德,聪敏和智慧我们世世代代都在尊从,因之,稳固着国家的根基。人才也是一样要以怜爱悯万众,以贞慎筑德操,既要为人民服务,又要树立坚定的信仰,也能像阳光一样造福一方。无论是怎样富强的国家,都会用夷狄垂涎,关键时刻要有龙战玄黄其志轩昂的民族气节,征服四夷,威震八荒,虽然会流血啼痕,则能明标青史。人才不求明标清史,也一定要造福一方。

花圃园丁

四,【易经·诗词创作艺术百法】展示:

易经鉴行导论第二十八辞章《大过》篇

詩曰:

风栖浪退漾涟声,拓业艰辛志未竞。

桡栋难支偏厦覆,枯杨弃撑弄华情。

过涉灭顶终无咎,曲越临峰始有盈。

阳尽防衰君勿馁,西霞璨照沐秋风。

【易学诗词创作艺术鉴赏】

100. 浮光掠影法:

风栖浪退漾涟声,拓业艰辛志未竞。

风急雨骤的创业艰辛期已经过去,浮在上面的光彩渐渐消退。被人们认为很好的影子已经被风一掠殆尽,人生进入了屏声敛迹的状态,拓展不久的事业突然遭受夭折,这正是青年人接受考验的关键时刻。虽然“志未竞”仍在“漾涟声”,小小的涟漪也可能漾起一场风暴,只要气不馁,必然有风光。这就是作者掠影的目的,期盼浮光再度骤泛起,且又光彩照人。

101. 危情绘景法:

桡栋难支偏厦覆,枯杨弃撑弄华情。

无论是上升的局势还是下降的情况,都有一副可供绘制的图景,绕然于心,或发起狂呼,或引致悲叹,这就是人生起落升沉的过程,似乎谁都会有所经历。弯曲的樑栋难以支撑危局,垂老的枯杨也要放弃支撑之力,躲在一旁消遣娱乐玩弄华情,这样的单位还有什么希望吗?作者危情绘景的描述给青年人的启迪可谓惟妙惟肖矣!

102. 希望寄托法:

过涉灭顶终无咎,曲越临峰始有盈。

过河时水沒过了头顶,最终安然无恙,就躲过了一次危险。在别人的帮助下,经过曲曲折折的努力,终于跃到了峰顶,这时就会获得较多的利益。万事不可急欲,恢复尚待时机。作者对出现力挽危局的人寄予了深情的希望, 实践也多次证明这种希望是可以实现的。

103. 西霞璨照法:

阳尽防衰君勿馁,西霞璨照沐秋风。

人生经过一次一次的折腾必然阳气下降,单位经过一次一次的败落精力一定受损,面对这些大家都不要气馁。作者用西霞璨照,秋风沐浴形容形势好转后的辉煌景色。人生到了夕阳西下,晚霞璀璨的时刻不也是很有光彩的吗?秋风掠过刮起遍地金黄,不也是沉甸甸的收获吗!人生50岁以后的崛起就是这般的丰硕,单位20年的重振就是这样的璀璨辉煌。

易经鉴行导论第二十九辞章《坎》篇

詩曰:

水吞坎窞鸣波涌,进步长需历险艰。

提篮用缶投窗入,承约三岁乃当还。

横生棘丛凭谁料?斜插荆臻任尔旋。

樽酒烹鱼齐宴乐,明朝紫带束腹宽。

【易学诗词创作艺术鉴赏】

104. 景象衬托法:

水吞坎窞鸣波涌,进步长需历险艰。

水逐渐蔓延坑越来越深,作者用这种景象衬托出人生发展要历经艰难的过程,用“鸣波涌”说明人才经历艰辛之后的发展趋势。这是一幅人生发展规律图展示,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体验,只有人才才能激荡水流的速度,释放出一般人听不到的时代音响。

105. 险境描述法:

提篮用缶投窗入,承约三岁乃当还。

一个人提着篮子,装着瓦罐悄悄的从窗户放进去,形象的描绘送饭不走正门儿的过程,说明人已经被限制了行动,关到了一个屋子里,从中体验出监狱的象征。进去之前有人告诉他三年之后能放你出来,象征着现在预判的刑期。只要经历这样险境的人才,就有可能历练成大材,至时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也未可知也?体验不经磨砺难以成器的艺术效果。

106. 阅历疏放法:

横生棘丛凭谁料?斜插荆臻任尔旋。

“疏放”是一种展示意境时自如挥洒的文学描写手法,亦指人生由于某种疏忽大意而被放逐的内涵,泛指人才饱受历练的宽度。阅历是人生发展不同景物间的环境历练,既有好的过程,也有坏的过程,好坏兼容与远近交织为阅历之广泛性。作者用“横生棘丛凭谁料” 描写人生疏放空间的不可自控性。偶尔经历荆棘丛生的荒原,偶尔经历“斜插荆臻”的负罪过程,都是人生不可预料的艰辛。这些艰辛都过去了,就可以任意飞翔。

107. 愿景展望法:

樽酒烹鱼齐宴乐,明朝紫带束腹宽。

作者在尾句写出人才在历尽艰辛的磨砺之后,亲朋好友举家盛宴的欢乐氛围,深刻地描写出人才腰扎玉带,头顶冠巾的风流倜傥,出将入相的愿景展望。

易经鉴行导论第三十辞章《离卦》

詩曰:

烈焰重离透宇红,军民剑戟斩群凶。

雄师秉正驱来寇,掠影蒙偏怯隐形。

日昃捷声鸣四域,夜深窃杳潜一城。

挥軍惨灭尸横野,涕泗嗟嘘奏丧钟。

【易学诗词创作艺术鉴赏】

108. 象点引证法:

烈焰重离透宇红,军民剑戟斩群凶。

《易经》第30章八卦的象点是“上离下离”,八卦中的“离”寓意为火,引证着火光重重,暗喻战争的激烈状态。所以,作者以“烈焰重离”描绘战争的景象,军民团结,共同御敌,战火烧红了宇宙,这就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气魄,这种激烈的场面使读者自然联想得到。作者笔锋逆转之势直指“剑戟斩群凶” ,淋漓尽致的印证了正义防御战必然胜利的结果。

109. 气势逆转法:

雄师秉正驱来寇,掠影蒙偏怯隐形。

侵略者从气势汹汹而来,到遭受惨败而遁形的逆转,展示正义雄师不惧来犯之敌,驱除强寇的气势不可阻挡。迫使掠夺者藏匿怯懦不敢从正面进攻,只能寻求旁门左道,伺机破坏与捣乱。战争打的就是气势,而不仅仅是武器。气势强盛没有武器,可以夺得武器,士气衰落,有好武器也可能被别人抢走。弱者战胜强啊kg靠的就是气势逆转,胜利在握。

110. 嘲喻讥讽法

日昃捷声鸣四域,夜深窃杳潜一城。

无论入侵之敌玩弄什么样的新战法,经过一夜激烈的战斗,在第二天太阳偏西的时候四维的战争宣告胜利,捷报频传,敌军前沿部队已经被基本消灭,残部溃逃龟缩在一个城池里,心惊胆战的策划着新的阴谋。作者用“夜深窃杳潜一城”,嘲讽敌人策划新的阴谋也是枉费心机,讥笑他们设置的伏兵龟缩一团,毫无战斗力的样子。

111. 肖像归结法:

挥軍惨灭尸横野,涕泗嗟嘘奏丧钟。

这次战争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结束。作者给惨败的敌人描绘了一幅图像,以敌人失败后涕泗横流,长嘘短叹,哀嗟难抑的形态为主画面,配以大军追击时旌倒旗靡,溃逃的惨象为背景。整幅图画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不义之师兵败的惨状。

剑豪文学恰如海浪般奔腾

        塞北剑豪撰著《易经鉴行导论》,将诗词及诗词创作艺术等4个支点引入古典易经体系。体现历史文学唯物主义的创作趋势和创新思维,诚是一个杰出创作工程,这一成就可歌可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