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生||简言简语笑笑生||夜读小文文

来自十一月的一些思考

2023-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变笑笑生

大家好,我是小北。

一分钟的思考抵过一小时的唠叨。

十一月已结束,你过得还好吗?

这样的思考回溯反思记录,不知不觉已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没什么特别变化,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所以,迟到早到早晚会来到。

一样的开场,不一样的每月小思考。

我们,开始吧。

降温了,真切感受来自冬姑娘的凌冽。

一降就是十多度啊,没有一点缓冲过渡期。

我家小猫饭量陡增,估计是想着多吃点锁住热量保持体温好过冬。

一转凉,床铺上开始长猫啰。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没离开过床铺,即便有猫窝也不爱钻。

棉衣拉链坏了,想着去找师傅换一根拉链吧,没想到还被当作“工具人”使用。

过程就不详细描述了,只说最后的结果吧:取衣服时,师傅巴拉巴拉不停说。目的是吹嘘他家店物美价廉,不坑人,手艺好。

一开始我没仔细听,后来越听越迷糊,发现自己被“工具人”。并不太反感只是有些无奈,同时觉得很扯,也想看看师傅到底会开展什么样的个人表演秀儿。

寻思,在老板的叙述里我更换衣服拉链,怎么就成了险些被人欺骗换整条拉链(只需换拉链头)的“蠢人”了!??

哎……

我没搭话。

更不想加入他的“舞台吹嘘剧”,一旁看着他的独角戏,觉得无奈又好笑。

好久没遇见这类型的师傅。

语言,表情,动作,以及最有趣的肢体语言(当时店里除我之外还有其他人)都非常有趣。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想到这对自己在今后人物的细节描写刻画上非常有帮助。

这让我想到《这样写出好故事》作者在书中经常提及的那对老夫妇,有趣。

作者也是偶然遇见。而这对老夫妇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我一下子明白了,也理解了这样的感觉。

的确如此。

写作和阅读就是日积月累的不断积累。

除了积累外,还必须要有目的性,思考性地去做刻意练习,而不是泛泛取舍,凭感觉取舍。

随着年纪越大,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这是自然规律。

如果我不间断地阅读和写作,那么我离“力不从心”就会远一点,拉开与它们的距离,否则就越来越靠近。

就目前人类的科技还无法打破改变。希望以后再次投胎(其实我不想再次当人了,更不想当一颗蛋,有段时间我想过当一棵树。嗯啊,不晓得过几年会不会有新的想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确定哒)科技会更进步。

最近发现自从看了《这样写出好故事》后,自己在看文章,看书(指大部头,或是专业书籍非娱乐性),看小说时,会不自觉地从不同角度代入。

开始思考:如果我是作者,我该如何书写,该如何布局某个故事,如何细节描写,如何设伏笔,并最终完成一本小说等。

如果若是作为读者我会思考从书中我学会了什么,领悟了什么,是否有明白作者的意图,明白他传达表述的思想,是不够,偏离还是背道而驰,然后再重新跳转到魂穿作者角色等等。

加深了对于“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体悟。

最近阅读方式有所改变,比以前看得更深入。

以前主要被书中内容情节吸引,绝大部分时间以读者角度阅读,只关注情节推进,人物构成。很少关注分析它们的大纲构成,人物描写细节,环境描写等,更不会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

对于这样的转变,自己也觉得惊讶。

只是呢,这种有点深入的阅读模式,在时间上消磨良多。而我又不想放过细节,不想转瞬即逝。

既想又想既要又要,这很贪心很渣呢。既然无法雨露均沾那就只能忍痛割爱,独宠一项。

哎……

很矛盾,

很难呀。

接上一条。

我发现:这种既要又要,既想又想的思想一旦出现,短时期很难将它剿灭,甚至死赖着不走。

接着经历一段或是多段自我斗争,各种卷和消耗不就应运而生。

精疲力竭呀,精疲力竭。

(突然肚子好饿,实在写不下去了,于是立马去煮面面吃。吃完后瞬间热量充盈全身,手脚也不冷了吗,干劲十足)

取舍,矛盾,时常上演。

无时无刻都被架着,逼着做选择。

要么他,要么他,要么他他他,很少两全其美,即便折中而为也会患得患失。

想要两全其美,既要又要还要这本身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即便有也不会是现在。

这让我想到了四个字:“等价交换”。

当处在迷茫旋涡中时,外界的一切都不理会,而处在风暴阵眼中的自己又是那么的固执和油盐不进。

前面提到,不想错过细节而去深读,因为深读觉得消耗过多时间。

这样,那样,那样,这样,总会找到很多纠结点,死缠着自己不放手,会固执着不愿往前跨一步。

我们常说离开舒适圈,离开舒适圈,可多半都是一时冲动,就让自己想不开,想不明白,在一些事情上一些人身上兜兜转转。

是自己不明白嘛?应该不是。

有时候是缺少凌空一脚。

我认为还有点是缺少对自己的客观认识。要么高估,要么低估,很少客观平视。

总会被一些话搞得自己要么冲动,要么颓废,要么血槽满满。

这一切,都是病,得治。

然而,

谁又没病呢?

或许是另外一个层次上的吧,

有些生灵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

好多情绪硬生生刻在眼里,画在脸上。

最近突然明白,自己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聪明”,自以为是的成分不少,清澈盲目且愚蠢。

无妨。

谁都会有一段或是几段曾经不堪回首的时光。

(这台阶下得毫无压力,自己给自己的台阶就是这么的丝滑且毫无压力)

放在心里默默纪念,时不时翻出来鞭打一下,重新认识一下,再由心感叹一番:原来我也有那样的时光。

如果没有孟婆汤,这个世界得多乱,即便有了孟婆汤,还是仍然有自带天赋的神力种子。

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只看特例,要往宽处看,要看远一点。

只可惜,偏偏近视后,只看一亩三分地。

太远,模糊不清。

虚眼,近视加重。

配眼镜

贵呢。

人啊,很奇怪。

一般这样的说词几乎都来自一张老大不小又不老不少的嘴。

就像大家都经历过:某些会议上,但凡有人对着话筒说:“下面我简单讲两句”。

于是一些列动作开始:稿纸,水杯,推眼镜,开讲。

剩下的就是听吧,听这简单的两句。

如今,

在这个尴尬的年纪,不上不下的年纪:谈情已老,谈S太早,和青春小年轻们谈经历显得幼稚而可笑,而他们中早就有了各种卧虎藏龙的小孩哥,小孩姐。偶尔和老一辈一起聊故事又显得太小太幼稚,他们不削。

咦~

也不晓得从何时起,闲在家觉得无聊,出去疯吧又怕太吵闹。

偶尔累得发慌,心烦气躁,想着要不干脆躺平吧,可卡在半空的身板还就坚韧的成为斜角,就是躺不倒。

哎~

年少时轻狂,年少时无知。

可谁知慢慢长大后,想得最多的,怀念最多的还是那个当初年少轻狂的自己。

那么意气风发,那么恣意潇洒。

没心没肺的日子过去就再也回不来。

那些追忆的逝水年华,就像张爱玲说的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长大后,懂了很多,认知也提高了,却总觉得就是缺少了一丝,只是又很难说得清楚到底缺少了什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少了一些少年气,多了一些老年气。

 ̄へ ̄

写在最后:

差不多可以完结了,这篇小文章。

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我发现独处日子久了人会变得敏感而脆弱,看个小说都会让人情绪起伏。

嗯!

Good Day

2023.1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