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第十三期阅读打卡营总结by钟璐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钟小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阅读打卡的活动。报名之前有点忐忑,怕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空出来阅读,但突然转念一想,可以通过这个机会督促自己好好阅读啊,把那些平时想看却没看的书都拿来看啊!于是就报名啦。

1.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阅读的第一本书是武志红的《为什么家会伤人》,平时自己阅读这一类的书籍比较多,人缺少什么,就会追寻什么。从小到大自己都是个不容易快乐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我想知道答案。我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容易生气,容易恐惧,容易怕人多,容易讨厌自己,为什么自己没自信?看完书知道了这些都跟原生家庭有关系。如果小时候你的情绪没有被大人接纳,并且指责你不该有这个情绪,时间长了,你就会怀疑自己,你会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你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只做那些大人们交给你做的事情,这样可以避免犯错误挨骂,慢慢的这种人生就变成了别人安排下的人生,所以前30年自己基本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大人说好好读书,那我就好好读书;大人说你要考上大学,那我就考上大学;大人说你要考研,那我就考研;然后结婚生小孩。直到被大家催生二胎,我突然脑袋轰了一下,这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呢。然后,当我明白,我的自卑、恐惧来自哪里的时候?我也就找到了治疗自己的方向--你首先得成为你自己。

2、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时间管理是我自身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很难对自己的时间做出很好的规划。以前我从来没写过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更别说年计划。看完书后,我定下了一个五年的目标,就是五年之后我想来一次欧洲自由行。而今年的目标是到邻近的国家自由行一次。然后参照效率手册,我制定了月计划,比如要看什么书,看什么电影,要做什么事情。用这个逻辑,我确定了过年要约见两个同学,相比于往年的随意,今年我把这事写入了计划里,所以一定能见着的。

3.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历史感。

原本我第三本准备看的书是张德芬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刚好一个同事听完罗胖新年演讲后买了这本《变量》,看完后推荐给我,我就想趁热打铁吧。这类书一定是不会是我会主动去选择看的书,关于历史、政治等国家大事的书我一般都看不懂,但是这本我看完咯。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特别适用于我。永远只做自己会做的事情。只看自己喜欢看的书,那我们的自我边界就很难拓展。因为自己体验经历的东西太少,也不是任何事情,我都可以有机会去经历,那么去看看别人的经历,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吧!

想到下个月又会阅读三本好书,开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