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灵每天写1000字散文

物候记 | 桃花依旧笑春风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115人  马慢慢

01

几年前看过一部电影。美丽的宫女买通太监,得知入夜以后皇上将会从御水桥经过。为博君王一顾,她身着薄纱,在鹅毛大雪中翩然起舞。第二天一早,白头宫人面对一班刚刚入宫的小宫女,用手指着她说,今后,有不安分的,这就是下场。说罢,用手轻轻一推,已经冻硬的尸体便坠入冰封的御河,没有激起半点涟漪。画外音始终轻轻吟唱着一句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前面还有两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以前只知道这首诗立意精妙——佳人已无迹可寻,空留桃花笑对春风。睹物思人,心绪难平,把时光易逝、佳人难寻的遗憾刻画得淋漓尽致。直到看过电影中的这一幕,才猛然起了疑心,红颜已去,桃花却依旧在枝头欢笑,难道桃花竟这样无情?

02

桃花生在阳春,古人说赏春花宜晴日,宜轻寒,此言真不虚。前几日天清气朗,路边有几株红灿灿如胭脂般的桃花,迎着朝阳怒放,特别的英姿勃发,看了一整天心情都分外明亮。

桃花的美,经得起时光检验。远古的《诗经》里,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是用来形容新嫁娘的美貌。桃花的品种极多,颜色有红、紫、白,花瓣也分单瓣、重瓣。我觉得浅粉色的单瓣桃花最是娇嫩,像少女脸颊上的两朵红云,而那过分长而纤细的花蕊,则像少女低垂的长睫毛,精致而脆弱。

所以,这么美丽的精灵,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无情的种子啊。然而寻觅过去,却不得不承认,大凡有桃花出现的场景,都在借她比喻岁月无情,十分伤怀。

你看《红楼梦》中,春晴日里,叹韶华正好,大观园里桃花却已凋零。落红成阵,回首间,林妹妹正在将花瓣埋葬。一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把身后的痴公子唱得恸倒。

大才子唐寅时运不济,一生落魄,在《桃花庵歌》里借桃花感慨自己放浪形骸、自甘毁灭的人生。“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桃花虽美,世事无常,不如没心没肺过此一生,“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还有《桃花扇》。“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荣华正好,无常又到,兴亡只在弹指一挥间。伤国破、伤情深,李香君血溅的扇面,也只有画成桃花才能配得上这份岁月无情。

03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桃花最致命的魅力就在于脆弱,在于短暂。她的花瓣单薄,禁不起风吹,她的花期短暂,天晴上几日,枝头桃叶就亟不可待的冒出来,于是那颤巍巍的花瓣就打着旋儿漫天飞舞。越是美的东西,毁灭时便越惊心。朱颜尚未看够,青春恰是正好,偏偏就到了烟消云散的时候。所以古人是最懂得审美的,以桃花喻岁月无情,真是再切帖不过了。

但是,说来说去也都是我们在替桃花伤春,桃花自己呢?她却在笑春风啊。你叹她无情,她却笑你多情,年复一年她都在最好的时光里恣意绽放,在寒意料峭的枝头上争春。花期不长又如何?留无限事与后人评说又怎样?只要没有辜负这大好春光。怪不得阿成让卖桃花的宝儿吆喝说,“人则武士,花则桃花”。

所以,莫嫌春光短暂,别怕岁月匆匆,与其伤春悲秋,不如在最灿烂的芳华笑对春风。

回顾往期可点击

八重樱:来世相逢,认取鬓边花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