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幻灵羽燕

不放弃的人生,希望总在前方

2024-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慕闲

提起诗,难免会让人想到曾经的盛世唐朝,而唐朝诗人中最让人瞩目的莫过于盛唐诗人的两座高峰——李白和杜甫。

但若论在仕途的成就,被封为“渤海侯”的高适则领先于盛唐一众诗人。

他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时代变迁,也曾在仕途上屡屡碰壁,但大器晚成的他,最终在盛唐诗坛上留下一席之地,也成为了唐朝中期的名臣。

高适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只要不放弃,希望就在前方。

一、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民不聊生的盛世下,帝王还在洋洋自得,三十多岁仍身处微末的高适却忍不住发出了“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的呐喊。

彼时他还名不见经传,空有一腔抱负,却投效无门,但为百姓谋福祉的一点星火,早已在他的心中点燃。

蹉跎半生,年近五十的高适终于中第,做了封丘县尉,原以为仕途就此开始,济世安民的抱负终于能得到实现,但现实再次给了他重重一击。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他的努力犹如蜉蚁撼树微不足道。

短暂的仕途结束了,高适辞官了,转而远赴河西从军。

此路不通,高适毫不犹豫地换了一条赛道,继续为自己为国为民的理想而努力。

二、不忘初心,大器晚成

在河西,高适遇到了哥舒翰的幕府人员,成为了哥舒翰帐下的掌书记,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乱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这其中也包含着年过半百的高适。

临危受命的哥舒翰兵败被俘,潼关失守。高适原以为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正要一展宏图,可谁知时运如此不济。

但高适没有被打倒,一封《陈潼关败亡形势疏》,终于让他进入了皇帝的视野,获得了官方的肯定。

反对分封诸王的建议,让高适得到了新皇的赏识,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长史,率兵平叛。

不到一年,高适从从八品的小吏成为三品大员。平乱安民,从扬州到蜀地,手握重权的高适终于可以施展拳脚,去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

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高适是盛唐诗人中的异类,他成名晚,入仕晚,但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却非旁人可比。

广德二年,高适进封渤海县侯,次年去世,他活跃在大唐政坛上的时间不过短短十余年,但就是这十余年让他从一个诗人变成了一朝名臣、一代名将。

《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矣。”

而后人也如此评价:“五十之前,蹭蹬落魄,盛唐诗人中罕有其比;入仕之后,喧嚇显达,盛唐诗人中亦罕有其比”。

有多少人能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年过半百仍不改其志?

有多少人能在屡屡碰壁后,还有勇气从头再来?

又有多少人能坚守初心,时运不济,就潜心修行,等待时机?

而这些,高适都做到了,他从不放弃,无论环境如何,他都努力为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人生不晚,只要不放弃,前方总有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